本文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建春于2023年11月23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发表时有删改。
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创立于2008年,由中国国家版权局每两年主办一次,是我国版权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国际性国家级专业博览会。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版博会已成为集中展示展览版权成果、活跃版权交易贸易、促进版权价值转化、推动中外版权交流的重要平台。
国际版权论坛是中国国家版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根据双方合作谅解备忘录每年共同举办的重要活动,旨在汇集海内外版权界杰出代表,在国家及国际层面深入讨论版权激发创意创新的作用,分享版权保护新理念新模式,在促进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达成版权保护国际共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版权活动,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版权为媒助力文化繁荣兴盛的实际行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创新成果的迅速增长和创新需求的内在推动,中国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
1980年6月,中国政府以对外开放的积极姿态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融入了国际知识产权大家庭,中国的版权保护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通行标准,积极承担着相应的国际义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社会的承诺。
多年来,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中国政府持续加大版权保护力度,推动版权保护和运用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版权事业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在推动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版权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著作权法经历三次修改,为调整和规范作品的创作、传播和使用提供了充分法律依据,版权保护环境持续向好。
中国特色版权治理体系日益完备,司法与行政并行、多部门协调配合,行政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版权创新创造动能空前迸发,2021年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达到8.48万亿元,占全国GDP的7.41%,2022年,我国著作权登记量突破了630万件,是2012年的近8倍,版权转化运用成果丰硕。
在版权国际合作方面,中国相继批准《视听表演北京条约》《马拉喀什条约》等重要条约,开展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项目,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颁发中国版权金奖,开展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中国版权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增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
发展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各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版权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资源,在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时代新领域新业态成长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为文化繁荣、文明传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韧、持久的动能。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我加强版权保护取得的成绩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对中国版权工作高度关注。
众所周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版权制度的建立时间还不长,版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但是,中国在版权保护上的态度始终是明确而坚定的。
立足国内,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准确把握版权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升版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面向世界,我们将直面科技进步为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划时代变革,积极应对版权工作在法律制度、管理模式、社会观念等方面的挑战,进一步提升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
第一,高度重视,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版权保护力度。
尊重和保护版权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各国应着眼长远,强化版权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中的导向作用,既注重保护知识创造者的利益,又促进知识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统筹协调好版权创造者、应用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知识创造与应用良性循环格局。
要持续发挥版权对文化创新创造的激励作用,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版权保护法律制度,充分发挥版权优势,让创作者有创新热情,企业有创新动力,社会有创新活力。
要全面提升版权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大力增强社会公众版权意识,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运用版权,进一步健全版权社会服务体系的机制建设,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更好实现版权的价值。
要不断发挥版权对营商环境优化的企服快车作用。
要完善保护机制,加大版权监管力度,重点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全面加强对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成果的版权保护,构建版权保护社会共治格局,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健康的营商环境。
第二,尊重国情,深化合作,构建平衡有效的国际版权保护体系。
国际社会应增进理解、凝聚共识,特别是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既协助和推动发展中国家提升版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也充分肯定发展中国家已经作出的巨大努力,使国际版权体系能够兼顾各方利益,更加公平合理,这样才能使版权保护在更多国家产生实际效果。
随着版权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快,迫切需要各国在人才培养、制度完善、信息共享等方面平等协商、密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应在创新、使用和转让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支持。
发展中国家也将从实际出发,积极加强自身版权能力建设,提升全球版权保护水平。
第三,加强培育,扩大参与,增强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
保护版权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民众的热情和力量是版权保护的深厚土壤。
各国都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普及活动,培养公众的版权意识,让保护版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我们也将通过培养和树立社会公众的版权意识和规则意识,使“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文化,成为社会群体思维方式和评价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逐步形成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适应市场竞争、维护经济秩序的良好的版权文化氛围,我们也将进一步深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版权交流,讲好中国版权故事,贡献中国智慧,充分展现版权对国际交流互鉴的纽带作用。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对内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世界各国一道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们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加强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务实合作,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
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是世界知识产权大国,多年来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各成员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面向未来,我们将在国际条约的法律框架下,积极承担与自身能力相符的责任和义务,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为促进人类社会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