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国首个社会文物行业协会在上海成立的消息在民藏领域掀起了一波惊涛骇浪,很多藏家都纷纷表示“文物艺术品市场终于有了‘娘家’”。
针对当前国内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与拍卖行业的相关问题,上海市社会文物行业协会秘书长、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承载现场作出了解答,并在其社交媒体上开启了答疑专栏。
那么,目前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存在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问:拍卖业内成交前收取高额服务费是否合理?
答:若有公司在拍卖前提出收取前期服务费、宣传费等要求,需对此保持警惕,并可向工商部门投诉。
如果对方索要前期费用过万元的,应立即要回拍品,掉头走人。
问:有没有拍出去假东西,比如文物之类的?
答: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假东西”。
比如,一件标明是“清代康熙青花”的瓷瓶,拍卖成交了,结果东西拿到手以后,经各方验证证明这件东西实际上只是一件民国或者更晚时期的仿照“康熙青花”的技术特征制作的瓷瓶,这样的才叫“假东西”。
如果在拍卖时并未写明表示时间的朝代、年份等,就不能算“假东西”。
瓷瓶还是瓷瓶,不是吗?
由于目前全球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都不承担保真责任,因此,您想要拍卖的这件东西究竟是“真”是“假”,还得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加以判断才行。
或者请懂的人帮您“掌眼”哦。
通常人们总说“文物艺术品拍卖水很深“,除了其他人为因素外,大概就是因为判断文物艺术品真伪的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缘故吧。
问:拍卖会谁都可以参加吗?
答:当然!只要留意各家拍卖企业发布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告就可以知道。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首次举办的专业文物艺术品大型拍卖会,是在1993年的6月20日。
当时因为参加者众多,采取了门票制,每劵100元人民币,按那时候的物价水平,价格不菲了,但仍一票难求,于是主办方朵云轩拍卖公司干脆就取消了门票。
因拍卖非常成功,社会反响也很好,所以此后北京、上海等地举办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就统统敞开大门,接待各方来客,再也不用门票了。
近十年来,文物艺术品拍卖在国内发展的如火如荼,人气甚旺,其中,有一部分是怀揣真金白银来参加竞买的,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看客“。
他们从观看的过程中了解行情,熟悉流程,掌握市场动向,锻炼自己的”胆识“和”眼力“。
于是不知哪一天,他们也怀揣着”真金白银“成为名副其实的拍卖客了。
问:如何看这行里的假拍?
答:所谓“假拍“,指的是拍卖企业在其举办的公开拍卖会上,与某件标的物的委托人暗中串通,将这个标的物通过正常竞价的方式,来达到其共同推高这件标的物价格,造成拍卖成交的假象,以此欺骗社会。
这种方式,不仅在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存在,也存在于其他门类的拍卖活动中,是明显的违反《拍卖法》规定的行为,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对此早有禁令,将是否有”假拍“行为作为审核、评定企业是否合法、诚信经营的条件之一。
问:一般人能开拍卖行吗?需要些什么条件?
答:根据我国现行《公司法》《拍卖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申办拍卖企业除了需要一般企业的申办条件外,还需要一些与拍卖业务相关的行业条件。
如一定数额的注册资金(一般拍卖业务为100万元人民币,文物艺术品拍卖则需要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合格的拍卖师、有专业资质的从业人员,以及最重要的《拍卖经营批准证书》。
如要经营文物艺术品拍卖,还需要有文物局颁发的《文物拍卖许可证》,聘用文物专家。
具体规定,可以向当地工商管理机构和拍卖行业协会咨询。
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对于刚入行不久的藏家们来说确实是有点“水深”,但从上述的问答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问题在专业人士里都是非常浅显易懂的东西,这里面不仅要求藏家具有过硬的眼力和丰富的经验,还要有波澜不惊的收藏心态。
当然初入行的藏友如果觉得自己“火候未够”,想要要入手或出手藏品,一定要找有资历的鉴定人,认准合法正规、资质齐全的拍卖机构进行合作,才能在保证自身权益的情况下达成收获。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