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价格战中让出版社头痛不已的零供渠道之争在3C家电领域再次出现。记者昨日调查发现,在“史上最猛价格战”背后,电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也在打着一场暗战。除了订单大幅增加外,“渠道促销、厂家埋单”让供应商有苦难言。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商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可能会随着“价格战”不断恶化。
订单爆棚 员工抓狂
订单量从单次一两百台提升至三四百台、发货频率从平均每周一次提升至几乎每天,某个人电脑生产企业商务部门负责人罗小姐切实体会到“价格战”带来的销量增长。本应每天晚上6点下班的罗小姐,已连续3天加班到晚上8点半左右,她的工作是处理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微博)和天猫(微博)平台商家等客户的订单。
其实,以罗小姐所在的公司规模,电商平台促销带来的流量增长只是家常便饭。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几大电商同时在3C数码和大小家电领域开打价格战。
“‘五一’节前,我们公司所有负责电子商务客户供应链的同事在一起开了一个会布置工作。现在,负责电商销售的同事必须在下午3点之前下好单,这样我们的后续工作才有可能在当天完成。”罗小姐透露,如果下单稍晚,储运部门在发货的时候会忙到第二天早晨。
渠道压价钱难挣
这波“史上最猛价格战”对生产商的影响远不止“加班”而已。除了发货量猛增,越来越狠的“压价”更让厂家心疼。“现在各家电商企业都在拼价格,对于供应商而言,都是透支十分的资源,获得八分的收益,因此供应商对目前的市场也会相对谨慎。”TCL(微博)电子商务公司副总经理刘文武表示。在业内人士看来,被“蒸发”掉的两分,就是电商企业对渠道“压榨”的结果。
据某百货品牌负责人透露,“渠道促销、厂家埋单”其实是行规。“从整体上看,在企业宣称的让利额度中,约有一半金额需要供应商去承担。但‘一半’只是一个整体上的比例,具体谁承担多少让利额度,还要看渠道商和供应商的话语权。”该人士表示,大品牌承担的差价就会少一些,部分知名品牌甚至完全不需要为价格战埋单。而知名度越低、规模越小的品牌,被转嫁的成本就会越高。“这其实就是渠道商和供应商的博弈。”
当前页数:
1/2首页上一页12 下一页尾页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