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在品牌战略中的作用是内在的.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内在的文化作为支撑,品牌就没有自身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这对于实施品牌战略的公司或组织而言,忽视文化建设简直是致命的.
我们通常会注意到,个别做CI形象设计的公司,往往只注重公司品牌外观和色彩,忽视品牌的内在文化,以及这种文化所表现的价值理念.实际上当我们谈到麦当劳(McDaunad)的时候,我们所注意的难道仅仅是它那个黄色的双形拱门"M"的品牌标志吗?更多的恐怕是会联想到它的品牌文化内涵:产品的质量和口味保证,方便快捷的服务,放心的卫生条件,无拘无束的快乐氛围等.没有文化,就缺乏对于品牌的联想,更谈不上对于品牌的钟爱."万德福"作为一个很好的品牌创意策划,要"把麦当劳的'M'倒过来"!很好的创意和想象,但是,倒过来之后呢?倒过来之后是什么?当然是一个"W",那么这个W是什么意思呢?是"Wonderful",英语的意思是"令人惊奇的"、"意想不到的"、"极好的"、"奇妙的"、"了不起的"......那么,翻译成万德福之后呢?作为一个中国快餐的品牌,万德福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赋予它什么文化内涵,在我的印象中这好像是北京亚运村的一个饺子馆,其中的饺子也没有什么特色,除了比别处贵一点就再也没有什么了.现在想去吃吗?已经找不到了,好像是倒闭了.这就是"把麦当劳的'M'倒过来"的"W"的最终结果,这多少有些令人惋惜!这个品牌的文化追求是什么?什么都不是.如果能够带些农民的质朴和狡猾,像阿宝似的能吼上两嗓子高音儿,也能展示一些"原生态"文化.万德福连这点文化也没有,跟一个文盲差不多.可惜呀!品牌的底蕴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品牌其他都是空的,企业的文化追求什么,摒弃什么都应该清楚.西湖是杭州的品牌.试想如果没有西湖,杭州还是杭州吗?西湖没有太湖大,没有洞庭湖深,更没有新疆天山的天池清,它却名扬天下.主要靠的是深厚的文化积淀,苏轼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代林升的西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正是有了这些诗情画意,为西湖平添了几多文化底蕴,让人觉得"一湖山水半湖诗",似乎积淀的全都是文化.再加上那些"断桥残雪"、"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柳浪闻莺"等西湖十景,苏堤、白堤、岳王庙、白素贞与许仙凄美的爱情传说等,满地都是故事,都是历史,都是文化.我曾在朋友的陪同下夜游西湖,各类茶社、酒馆里大都夹杂着一些"卡拉OK"等现代元素.我问朋友:"西湖歌舞几时休啊?"朋友回答说:"西湖歌舞不能休啊!休了就没有西湖这个品牌了!"言之有理.我也曾到过徐州,在朋友的陪同下游览过徐州的水光山色.徐州也有一个湖,那个湖比西湖大多了,什么名字但我记不住了.为什么?不出名,现在看来,仅仅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文化和故事,比起西湖就逊色多了.
当然,这种文化不是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但是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文化.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是说文章的文采.而对于品牌而言,同样存在着文化内涵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认识,对于品牌建设既是软肋,也是硬伤.厚重的历史和品牌故事,都是品牌的文化积淀.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TCL:为顾客创造价值.海尔:真诚到永远!都在试图建造和传播一种自己的企业文化.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