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一部工业发展史,甚至经济发展史,都可以概括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创新史.其中,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主要是技术专家的职能,而创新应用则主要是企业家的职能.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开发与创新,推动了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做出自己的历史贡献.但是,企业作为社会经济肌体的细胞,也都经历着自己由生到死的发展过程.企业活力的源泉就在于其开发创新的能力.具有开发创新能力的企业,它的活力一般都会在市场上通过企业的品牌商标竞争力生动地表现出来.世界是在不断开发新技术的过程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开发新技术的过程中进步的.一部工业发展史清楚地表明,谁拥有新技术,谁就拥有市场,从而也就拥有世界的未来.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使得企业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拥有新技术,特别是拥有新技术的开发能力,是使企业品牌商标闪光,使企业得以辉煌的原动力.
提起手表,人们会非常自然地想起"瑞士"这个手表王国的名字."雷达"、"浪琴"、"格电"、"梅花"、"欧米茄"、"劳力士"......人们可以如数家珍般地数出瑞士名牌手表的名字.而瑞士的名牌,大概除了一个"雀巢"咖啡,剩下的也就是这些手表的品牌商标了.瑞士出手表,出名牌手表,其根本原因也就在于这个袖珍国家有着高超的精密机械技术.这种精密机械技术使得瑞士的钟表制造业自1860年起,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名牌辉煌时代.
但是,日本"精工"的崛起曾经让瑞士人实实在在地丢了面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在一片废墟上开始重新创业.作为日本东京服部钟表店的第二精工舍,也开始恢复生产,在物资极度短缺的情况之下,他们将损坏的机器重新修复,为避开停电,他们放弃节假日,利用夜间作业,不久就试制出了"妇女用5型"手表.到1960年,精工推出的"马贝尔"在国内钟表精确度竞赛中已连续3年获得优胜,成为日本最畅销的商品之一.日本人开始向瑞士这个钟表王国挑战.
"精工"的崛起凭借的是石英技术的开发和突破.当时,瑞士的"欧米茄"已17次独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计时权.当日本人听到东京将举办奥运会的消息时,精工的员工勃然涌起对抗"欧米茄"的心理.他们首先派人前往慕尼黑奥运会,了解对手的情况.当这些人知道了"欧米茄"的计测时间装置几乎都是机械式钟表,石英钟表只有几部且笨重不堪时,他们立即得出结论:"欧米茄"不足畏惧.精工的自信自有其道理.因为当时精工的技术已经赶上了瑞士.他们推出的"皇冠"已经进入了超越经线仪水准的"豪华精工"阶段,并受到国际上的好评.精工人坚信:"石英钟表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精工集团在取得东京奥运会计时权之后,调集属下3家公司的20多位技术精英,组成计时装置开发队伍,以4年后的"ALLSELKO"(全精工)为目标,立志创造比罗马奥运会还要先进的计时装置.
在东京奥运会上,当来自非洲的阿贝贝在马拉松比赛中飞身跑过终点时,瞬间数字跑表立即定格,正确地指着2小时12分11秒2这个新的世界纪录,全场立即欢声雷动.在比赛中时刻追踪阿贝贝的那块数字跑表便是精工制造.这种世界上最早的干电池驱动便携式石英表,平均日差仅0.2秒的高精确度让它在奥运会上出尽了风头.
其实,对于精工扬名世界的技术实力,瑞士的名表企业早已有所警觉.在东京奥运会的前一年,精工表获准参加瑞士的纽沙贴夫天文台举办的钟表竞赛时,就以过硬的技术,通过45天的检测,取得了10、11、12名的好成绩,给瑞士厂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钟表王国的瑞士,举办纽沙贴夫天文台的钟表比赛,凭借的是钟表调整师的技术,瑞士的钟表师对调整机械表的温度差、姿势压等整合误差,具有世界最高的技术水平,日本人还难以望其项背.
精工的取胜在于石英技术的开发突破.1968年,精工参加瑞士天文台竞赛,7只机械表包办了前4~10名,使得精工公司的总成绩成为比赛第一名.这一捷报震撼了世界,也证明了精工机械表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准.1969年精工发表了世界第一只石英手表,又震撼了世界,也让大家认识了精工的世界最先进的电子制造技术.石英表运行的机理是在石英上输入电流,使其发生伸缩性正确振动,将此振动以电气的方法连接马达来划出时间.从振动的准确性来说,机械表根本难以与其相比.石英表只要具有抗震的能力,并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就能达到准确无比的水平.
当瑞士人栽了面子之后,在一种一定要赶上"可恨的日本"的心理驱使之下,他们的努力步入了误区,仍然一味地追求机械表的雅致和附加高精确度,而忽视了机械技术的限制和成本过高的缺点.
与此相反,精工在技术上突破并获得荣誉之后,不再拘泥于比赛,立即将获得的知名度为大规模的生产开道,做出了将石英表商品化的战略决策.于是,精工确定了"耗电少、耐冲击、高品质、小型化"的明确目标.
在技术研制开发阶段,精工首先对小型化所需内容确定具体目标,采用分散同步马达的改善方法使手表更薄,更易修理、性能更稳定.接着又开发出音叉型石英发振子,使忍受冲击的力量增加一倍,而且提高了小型化的可能性.1967年12月25日,在精工表的新产品发布会上,圆形、纤巧、外表直径30毫米、厚3.5毫米的石英表———精工35SQ,展示在参观者面前.这在当时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等于宣布了精度更高的石英表取代机械表时代的来临.
精工早就认定,集成电路必将成为石英表的心脏.早期的石英表,要将80个晶体管、50个电容器塞在直径30毫米、厚度3.5毫米的手表里面,制作过程相当艰苦.所以,要使石英表小型化、超薄化、长寿化,除了自己开发集成电路,别无他途.
精工为此集中了一批年轻的技术人员,从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学起,边学边实践,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开发出了精工石英表专用的集成电路,替代了美国英特尔的进口产品,并且很快实现了批量生产.经过10年的技术开发与创新,精工可以说已经把石英技术拓展到一个极限,精工超薄石英表以厚度0.9毫米独领风骚.精工的技术使得精工品牌商标在钟表业名声大振.在欧洲,青年人已不再热衷于瑞士品牌商标的机械表,而把目光转向走时更准的精工表.从1967~1977年的10年中,精工表在欧洲的销量从4000只猛增到60万只,而且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1977年,精工制造工厂的一位工程师就有制作"持久耐用的手表"的构思.这个梦想必须提升高级手表制作工艺的每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种零件取代脆弱且不稳定的擒纵装置.经过28年研发,2005年,SpringDrive命名的新一代精工产品,作为独一无二的发条驱动机芯的高级手表在巴塞尔世界钟表展中浮出水面.
SpringDrive是精工发布世界石英手表后的又一重大逾越.曾被视为难以突破的标准,经过28年的努力终于实现———将当今最先进的传统机械与电子手表制造科技相结合,打造出"持久耐用的手表"SpringDrive,这是手表制造史上的里程碑.
SpringDrive机芯不是机械机芯,也不是石英机芯.它九成以上属于传统的机械手表,主发条驱动的.主要的差别是放弃传统的擒纵装置,采用三级同步调制控制器,实现了秒针走得极致顺滑,没有分毫停滞.事实上,这就是时间的真谛.而且这三级同步调制控制器可以达到非常高的精确度(±1秒/天).
精工开发了独特的主发条和上链系统作为SpringDrive的机芯,实现了长时间能量储存(72小时)和高效能的上链.精工的SpringDrive由于独特的创新技术而获得了由Timazone.com颁发的2005年手表"顶级大奖".美国的Timezone.com是世界上最大的手表爱好收藏者的网站.
这不能不说是新的技术开发给"精工"品牌商标所带来的市场魅力.进入21世纪以后,以集成电路为主导的石英表技术已经成为手表内在技术开发的基本方向,瑞士的手表工业也不得不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并通过技术开发,延伸着瑞士名牌手表的辉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手表已经不再作为简单的计时工具,更多的已经是一种佩饰的功能.因此,手表在进一步强化时间的精准功能的同时,造型完美、奢侈华贵成为手表品牌商标发展的新方向.由此一来,瑞士手表的高贵传统再一次显示了它们品牌商标的魅力和征服力量.正所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