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载:"物勒工名,以考以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在产品的背后刻写店名、工名在唐朝已成为官方特别重视的事,唐宋时代的一些铜镜背面就不乏图文组合的商标雏形.宋代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使具有广告意义的商标图样随之出现.北宋年间济南刘家针铺所用的"白兔儿"商标雕刻印版,成为我国商标与广告文化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比1473年英国书籍中的广告还早几百年.进入明代,我国的民族商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食品、纺织品、印刷、铸造等技术日益提高,品牌商品已行销各地,商标意识在工商业者的经营理念中不断增强,一些字号名、堂号名、姓氏名等与简单的图样、纹饰,逐渐在顾客心目中形成印象与特色.清代中叶以来,随着民间商标的广泛使用,假冒品牌也随之出现.为了保护商业利益,商
人们在商标上还特别注明了"别无分号"、"认明××标志为记"、"如有假充本号,男盗女娼"等字样,这无疑是中国工商业者注重产品质量,取信于民,对消费者负责态度的写照.光绪十六年(1890年),上海燮昌火柴公司向清政府呈报"渭水牌"(姜太公钓鱼图)火柴商标,获批准使用,这是至今所见最早的经政府批准使用的商标的文字记载.洋务运动以来,晚清政府和北洋政府面对国内外的种种形势,相继颁布各种章程,实行奖励实业、提倡工商的政策,使各地民族工商业有了很大发展.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光绪皇帝钦定,我国商标史上首部法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颁布.章程中规定,商部设立注册局,专门办理商标注册事务.上海、天津作为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南北城市,也设立了商标挂号分局,并于章程颁布之日正式受理中外商家商标注册工作,一直沿袭至1923年.就在这一年5月,北洋政府农商部正式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商标局,颁布了第一部完整的商标法律——《商标法》.江苏无锡的"兵船牌"面粉、上海的"孙总理肖像牌"话片(唱片)、上海的"菊花牌"针织品等,成为早期商标的代表作.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7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第一部新中国商标法规——《商标注册暂行条例》.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正式出台,中国工商文化走向了新的里程.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