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近日表示,今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市场主体会有更多获得感。近年来我国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连续多年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和财力空间受到影响,如何有效推进新一轮减税降费广受关注。
减税降费是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助企纾困的关键性举措。当前,政策已经明确,要围绕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实施更大力度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从不少省份今年预算报告看,减税降费对财政增收的影响不小。面对财政收支矛盾等因素影响,减税降费需要从全局着眼,提升政策效能,让市场主体切实受益,实现助企纾困目标。
首先,要处理好减税降费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减税降费是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实施减税降费会减少当期财政收入,对一些地方来说影响不小。减税降费更应该算长远账,虽然减少了一时的部分财政收入,但通过带动企业发展,税源也会随之不断扩大,可谓“放水养鱼”。
国家高度重视减税降费给地方财政收入造成的影响,中央财政将大幅度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这无疑给各地落实减税降费增强了底气。可以说,今年各地实施减税降费有了更强有力的支撑。对地方来说,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统筹财政资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不折不扣把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
其次,减税与降费都要落实到位。近年来实施减税降费效果明显,政策红利持续发挥。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地方还存在抵消减税降费效果的行为,特别是在“降费”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去年发布的督查通报指出,一些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未有效落实,包括以便于监管为由增加市场主体负担、乱罚款乱收费侵害企业群众权益、部分机构依托行政机关或利用行业影响力敛财等。
从近年来的审计报告以及督查通报可以看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严重增加企业负担。“三乱”往往比较隐蔽、容易复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持续整治违规涉企收费,坚决做到“露头就打”。
同时,各地要严肃组织收入工作纪律,防止“税不够、费来凑”弥补财政缺口。
再次,要重视减税降费与其他助企纾困政策的协同。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一系列困难,特别是成本压力来自大宗商品、融资、物流、用工、房租等多方面。
为此,需要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等助企纾困政策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最大政策效应。
留住青山,赢得未来。相信新的减税降费将给市场主体注入更强劲动力,帮助企业应对困难、实现恢复增长,推动宏观经济稳健前行。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