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代购,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国外奥特莱斯。由于美国、欧洲等国家通货膨胀严重,而中国制造不仅品质高且价格实惠,有些代购“反向操作”将国产商品销至欧美地区,赚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比如学校门口小卖铺的“销冠”卫龙,就是那个以辣条出名的面制品品牌,其以五毛钱单价和独特风味成为一代代人的回忆,在美国一包售价竟高达十几美元折合人民币七十多。
不仅是卫龙,随处可见的布偶娃娃、服饰首饰甚至口罩,其在美国的价格都远高于在中国的售价。有些人本想从中套利赚点外快,却一不小心却做成品牌;也有些人想靠跨境电商发财,却面临大额罚款。
想把跨境电商做好,这些事项就得注意了:
1、避免侵犯知识产权
初遇跨境电商,这点极易被忽略。在网购平台、地铁站门口、夜市摊,我们经常能看见所谓的周边产品。比如印有某些知名品牌LOGO的手机壳、“莆田”球鞋、(仿制)香水小样、(无授权的)超低折扣工厂店等,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商品其实都是侵权产品。若在国外平台销售此类商品,不仅可能会被投诉下架,还易招来巨额罚款。
2、尽可能保证商品从上架到发货的真实性
虽然国外买家愿意花更多“冤枉钱”,但他们对于消费者权利的要求更高。所以客户在咨询跨境电商时,我们的建议都是:
确保商品描述的真实性并保存好发货证据。商品单价不高,但物流和海关的成本投入极大,客户售后成本很高。客诉空包裹是跨境电商售后的常见情形,其中不乏有人利用平台规则恶意投诉,所以发货证据一定要保存好。3、满足平台“引流”规则
有国内电商运营经验的小伙伴们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店铺美工难做,初期流量更难做!不同平台之间的“流量密码”又各不相同,海外电商平台就更不一样了。拿阿里巴巴旗下的速卖通平台举例,很多客户反馈速卖通对于新店铺是很友善的,新访客不少店家首单开张很快。在一段时间后,新上的商品曝光度会差很多,甚至会出现没有访客的情况,多次更换商品类目也无果。当开通直通车(行业黑话叫“开车”)后,店铺流量就有一定反馈。
除了上述这些,了解用户习惯、优化营销手段、打磨产品等也很重要。当涉及进出口贸易合同,还需要额外了解交易对手方背调、选择贸易术语、明确产品责任及争端解决等。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