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产结构调整方面,公司应考虑如何利用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作用,考虑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财务杠杆是由债务利息等固定资本成本引起的,经营杠杆是由与产品制造或提供劳务相关的固定经营成本引起的。那么,财务杠杆和业务杠杆的区别和联系呢?

一、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区别

1、财务杠杆和业务杠杆的概念不同。

财务杠杆是由企业负债资本成本引起的。固定资本成本是财务杠杆效应的根源,但利息税前利润与固定资本成本之间的相对水平取决于财务杠杆的大小。

经营杠杆是由公司的固定经营成本造成的。固定运营成本是运营杠杆效应的根源,企业销售水平和盈亏平衡点的相对水平取决于运营杠杆的大小。

2、财务杠杆和业务杠杆的计算公式不同。

计算财务杠杆的公式。财务杠杆=净利率变动率/税前利润变动率。根据财务杠杆计算公式,在外部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公司的利息支出越大,财务杠杆越大,会计风险越大,反之亦然。

操作杠杆计算公式。经营杠杆=税前利润变动率/销售变动率。根据业务杠杆计算公式,在外部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公司总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高,经营风险越大;相反,越小。

3、财务杠杆与业务杠杆度量指标的差异。

1、财务杠杆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当企业利息或销售费用的压力增加时,财务杠杆系数越多,经营风险就越大。会影响税前利润的下降,降低公司的经营能力,进而降低企业规划的偿债能力,增加经营风险。

可以说,财务杠杆放大了公司税前利润变化对每股收益变化的影响,并通过杠杆系数评估了业务风险。

2、经营杠杆是衡量企业经营风险的指标。公司总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高,利润变化越大。一旦利润变化加剧,就意味着企业收入质量下降,从而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可以说,经营杠杆放大了企业营业收入变化对税前利润变化的影响,必须通过经营杠杆系数来区分经营风险。

二、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的关系。

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的关联体现在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的联合作用上,导致公司总体风险。总体风险因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导致营业收入的减少,以及由于债务政策不科学而导致的销售费用的增加,最终导致企业盈利能力或净利润的变化。

公司总风险指标为总杠杆(或协同杠杆),总杠杆=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在营业收入和变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总成本和利息支出越大,公司的总杠杆率越大,总风险越大,反之亦然。

公司的总风险可以分解为经营风险和经营风险,使企业通过总杠杆来衡量公司的总风险。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降低总成本、变更成本、利息或销售成本也可以降低企业的总风险。

简而言之,财务杠杆是由债务利息和其他固定资本成本引起的,业务杠杆是由与产品制造或提供劳务相关的固定运营成本引起的。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和总风险都是根据杠杆系数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