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认为,这是造福千家万户的实实在在在的福利。作为优化生育政策的配套适用措施之一,增加婴幼儿护理费用扣除,有利于缓解经营者抚养子女的压力,体现了国家对群众生育的鼓励和照顾,有利于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护理专项扣除政策,与之前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形成了良好的联系。到目前为止,从婴儿护理、儿童教育、继续教育,到住房租金、住房贷款利息、严重疾病医疗、赡养父母,这七项专项扣除政策大多考虑了不同阶段经营者的压力,完成了各阶段经营者费用的全面覆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毅说。

根据政策要求,在实际扣除方式上,父母可以选择企服快车扣除扣除标准的100%,也可以选择双方扣除扣除标准的50%。监护人不是父母的,也可以按照上述政策要求扣除。

“父母双方都可以分担扣减,父母中的企服快车也可以扣减,指定监护人也可以扣减,这体现了在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中综合考虑家庭原因的概念。“李旭红认为,该政策延续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成功实践,选择定额扣除的形式,不仅可以实现减税目的,而且使经营者更方便地赢得减税收入,实际扣除金额与儿童教育专项扣除规范一致,基本有效。

财政部税务司、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专项扣除可以在申报本月扣除,也可以在月薪后填补扣除;通常工资没有扣除,或者没有就业部门,也可以在次年最终结算时填写扣除。

例如,纳税人子女于2021年10月出生,自2022年1月1日起,经营者即符合专项扣除标准。运营商可在4月份向雇主提供婴儿信息,在4月份发放工资时,可向纳税人申请1-4月份总计4000元的专项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正在进行的综合所得最终结算,总结了2021年经营者的收入和扣除信息,自2022年起实施了3岁以下婴幼儿护理专项扣除政策,因此无法将婴幼儿护理专项扣除填写到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最终结算中。

据统计,3岁以下婴幼儿护理专项扣除与其他6项专项扣除相同,实行“申请可享受、材料保留备查”的服务管理机制。纳税人申请享受时,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填写信息,或者扣除与配偶的名称、证书类型和号码,无需向税务机关申报证明材料。经营者需保留子女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备查。

经营者未取得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和居民身份证号码的,可选择“其他个人证件”,并在备注中如实填写相关信息,不影响经营者享受扣减。后续经营者取得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或居民身份证号码的,可及时补充升级。如果婴儿户是中国护照、外国护照、港澳居民大陆通行证、台湾居民大陆通行证等身份证件信息,也可以作为填写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