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4年的调查、审核、认定,该案件的形势其实已经趋于明朗。百度在这17项专利诉讼中几乎宣告完胜,而搜狗作为诉讼发起方,惨遭17连败,并折损了其中的12项专利。而本次搜狗再一次发起的无效请求,从前两次失败的战绩来看,胜算也不容乐观。

本想利用专利战压制竞争对手、夺取市场份额的搜狗,遭到了专利战的反噬,不但失去了大量专利,同时也让外界和资本市场,对搜狗输入法自有专利和搜狗这家公司的风格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对于如此惨烈的结果,企服快车知识产权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01、搜狗掌握的专利,并非高质量专利

对于互联网技术专利,如果经审核认定为不具备创造性、新颖性,就会被认定该专利全部无效或部分无效。

而搜狗掌握的专利,其申请时间集中在2006-2008年,并且主要分布在PC领域。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移动端的输入法竞争上,这些专利已经不具备足够的竞争优势。

并且这些专利本身的技术优势也不够“硬”,属于低质量专利,以搜狗专利号为200710099474.6的“细胞词库”专利为例,申请日之前其实市面上已经有多篇相关文献公开了这种技术,自然而然在搜狗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之后,被百度的专利无效请求一攻即破。

02、未对自身专利做出内部评估审核,贸然开战

一般来说,企业在发起专利诉讼前,必须严格、谨慎的对自身专利做出准确评估。因为在诉讼的过程中,被告提起专利无效抗辩、借助检索到的现有技术,来界定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或进行现有技术抗辩,都是典型的诉讼策略。

诉讼发起者应针对这些诉讼策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因为一旦被对手抓住弱点,持有的专利很容易被对手认定无效,反而得不偿失。

从搜狗折损12项专利的结果上来看,搜狗内部并未进行对专利评估审核的流程,也未做好应诉的准备,而是选择直接开战,自然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

03、不应由公关部门来主导企业的诉讼策略

随着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提升,不少企业的公关部门,将诉讼手段当成了一种公关战、舆论战。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很有可能涉嫌不正当竞争。根据《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于反垄断法。

企业的专利诉讼行为,应由法务部门经过评估之后再提起诉讼。

从本次搜狗发起的专利诉讼案上来看,仓促开战、未做评估、损失惨重、反复挑战,充分的体现出了搜狗在法务方面的不专业性,极有可能是由公关部门发起的一场公关策略。

专利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科技的进步,鼓励技术的创新,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用来当作打压竞争对手、制造舆论的工具。

只有对技术永远保持敬畏之心,对创新保持始终如一的热忱,以技术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才能使企业长远、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知识产权布局,就找企服快车!

企服快车旗下的知识产权团队,是一支专业知识过硬的优秀团队,在商标注册、商标转让、商标维权、专利申请、专利管理、专利维权、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专项资金申报等领域拥有丰富的业内经验。自团队成立以来,已累计服务全国企业5000余家,辅导企业申请专项资金近亿元,为各中小企业的发展经营,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多次获得“诚信中国商务服务行业十大守信品牌”、“优秀商标代理机构”等荣誉称号,深受广大企业家信赖。

近日,企服快车知识产权团队,更是荣膺2019年度全国商标代理机构百强榜,是您知识产权布局路上的可靠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