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外观专利,自从2014年5月1日起实施以来,其数量上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对于该类外观设计如何判断侵权,一直都是真空地带。

本文将试着从GUI专利的双重特性视角去分析思考。

首先,GUI外观专利是外观专利的一种,它的载体必须是产品;

其次,GUI保护的核心在于界面,其本质上与产品并无太多直接关系。

因此,GUI外观专利具有产品与界面的双重特性。

GUI类专利申请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在提交的专利申请中最常见的问题是GUI设计没有表达清楚和完整。

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清楚表达”是一个基本要求,这样授予的权利才能清楚明确。

常见的“未清楚表达”是缺少必要视图和说明,例如缺少必要的使用状态参考图或者说明,导致难以判断图片或者照片所表达的内容或者难以判断所表达的内容是否属于保护客体等。

对于“清楚表达”的要求,申请人和专利代理人应当在提交专利申请前,认真审视提交的视图和简要说明是否表达了足够的设计信息。

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涉及变化状态图的申请。

很多申请人将多项GUI设计在一件专利申请中按照界面变化状态图的方式提交。

这种提交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因为按照《专利审查指南》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包含多个变化状态的产品的外观设计,其权利范围是由组成的多个变化状态共同确定,实际的保护范围狭小,不利于主张权利。

对于多项GUI的设计,如果各界面设计相似,可以按照相似外观设计合案申请,如果不相似,可以分开单独申请。

一般GUI是动态图案,并且申请人既希望保护各界面的设计,也希望保护动态切换的视觉效果的,才需要通过界面变化状态图的方式提交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