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股权转让必须办理工商登记,但工商登记不是股权转让生效的必要条件,即使不登记也有效。因此,下一步,我们将向您介绍工商登记是否为股权转让协议及其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您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工商登记是否为股权转让协议

对于股权转让协议,法律不需要登记才能生效,因此该协议应自成立之日起生效。股东名册登记和工商登记作为对抗要求,受让人所拥有的股权不得对抗公司,受让人所拥有的股权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均不具有设权效力,但只具有证权效力和对抗效力。

二、认缴股权转让需要交税吗

需要交税;

需要缴纳2种税,分别是:

1、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依照相关规定,只要是取得了转让所得,在扣除必要的购置成本后,如有应纳税所得额应按相关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如果经扣除后,没有应纳税所得额,则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正常税率为25%,优惠税率为15%;个税所得税: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2、印花税。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印花税率为立据双方依据协议价格(即所载金额)的万分之五的税率计征印花税。

三、公司股权转让 员工能申请补偿吗

公司股权转让,并不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如果没有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赔偿、补偿情形,不存在赔偿或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