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商标权侵权纠纷案件,企服快车是某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另企服快车则是从事汽车美容行业的业户,导致双方发生纠纷的就是名叫“车爵仕”注册商标。经过法官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这是黄岛区人民法院取得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以来审结的第二起商标侵权案件。在此之前,知识产权庭还审结了一起涉著作权侵权案件及假冒注册商标刑事案件。
合约到期仍用商标致侵权
原告某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拥有“车爵仕”注册商标专用权,该商标核定使用在“车辆清洗;车辆上光;车辆保养和修理;车辆服务站;汽车清洗等”服务项目上,并以品牌许可的方式在国内招收加盟商。被告李某主要从事汽车美容行业且曾经是原告的加盟商之一。
在双方合作到期之后,李某继续在其门店上使用“车爵仕”商标。经原告发现后,于2014年5月份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经工商部门调查,认定李某侵犯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责令李某拆除其门头上的“车爵仕”注册商标标识,并对李某处以1万元的罚款。经工商部门调解,原被告就赔偿数额不能达成一致,工商部门告知原告可向法院起诉。
原告于2014年8月份向黄岛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李某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15万元。因此案商标侵权已被工商部门所认定,此案的主要问题是赔偿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承办法官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了“背靠背”调解,承办法官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一一分析,使原告索赔回归到合理和理性的轨道上来。同时对被告进行了法律教育,被告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进行赔偿。
鉴于是第一例商标侵权案件,黄岛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该案的审理,经办案法官对原被告双方多次耐心细致地做沟通、调解工作,双方终于握手言和,并就赔偿事宜达成了调解协议。
基层法院获知识产权一审权限
这是黄岛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成立以来审结的第二起涉商标侵权案件。今年7月,知识产权庭曾宣判一起涉假冒注册商标罪刑事案件。据介绍,被告张某是聊城某进出口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谋取利益,她在未取得权利人德国舍弗勒科技有限两合公司、瑞典制造滚珠轴承有限公司授权的情况下,明知土耳其某公司要求提供假冒两国品牌轴承,仍与其签订了买卖合同。该批假冒轴承被海关查获,涉案金额约67万余元。
2014年3月,黄岛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正式成立,在人员配备上,面向全国选配了6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硕士研究生毕业、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正式受理知识产权保护案件,负责审理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范围内,除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驰名商标认定、反垄断纠纷案件之外的一审一般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黄岛区人民法院成为青岛市第二家有知识产权保护审理权限的基层法院。
近年来,青岛市黄岛区年专利申请和授权在以80%的速度增长,年专利申请量已跃居山东省第二,青岛市第一。
同时,黄岛区是山东半岛国家级经济园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的区域,拥有5个国际级经济园区、5个省级经济园区。与知识产权拥有量的增长相对应,知识产权纠纷数量也呈多发态势。经统计,近5年,黄岛区进入诉讼的知识产权案件年均过百件。
“黄岛法院获得知识产权纠纷一审管辖权,标志着西海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鼓励自主创新、优化投资环境、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西海岸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黄岛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光金表示。
目前,黄岛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正在与公安、工商、海关等部门沟通联合,构建起知识产权立体保护网络,协调解决各类知识产权纠纷,并将在年底发布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典型案例及建议白皮书,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