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争议调解协议书是指在税务争议发生后,争议双方在税务机关的调解下,就争议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这种协议的履行对于维护税收秩序、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协议书履行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税务争议调解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应当全面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也规定了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为税务争议调解协议书的履行提供了法律依据。

履行协议书的基本原则

在履行税务争议调解协议书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诚实信用原则:双方当事人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全面履行协议内容。

2. 公平原则: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应保持公平,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3. 实际履行原则:协议内容应具体明确,便于履行。

履行协议书的程序

1. 协议签订后,双方当事人应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履行义务。

2. 履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双方当事人可协商解决,必要时可向税务机关申请调解。

3. 履行完毕后,双方当事人应向税务机关提交履行情况报告。

履行协议书的监督

税务机关对税务争议调解协议书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主要措施包括:

1. 定期检查:税务机关定期对协议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协议内容得到落实。

2. 举报处理:对违反协议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税务机关举报,税务机关应及时处理。

3. 违约责任追究:对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协议的当事人,税务机关可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

履行协议书的法律后果

1. 履行完毕:协议履行完毕后,双方当事人应按照协议约定进行结算,并办理相关手续。

2. 违约责任:如企服快车当事人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协议,另企服快车当事人可依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3. 争议解决:如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税务争议调解协议书履行的注意事项

1. 协议内容应具体明确,避免产生歧义。

2. 履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保持沟通,及时解决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