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平利县老县镇太山庙村的赵德福老汉有点激动,他的一项小发明“秸秆树枝压缩整形燃料”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已收到。老赵按照自己前几次申请专利的惯例推测,这一项专利也基本成功了。此前,他已6次成功申请专利了。不过,赵德福也有困惑,就是如何能让这些“惠农”专利在实际中发挥作用。 advertisement code begin
现场演示压制秸秆变压缩燃料
今年67岁、只有初中文化的赵德福是当地有名的“科技迷”。年轻时,一个工地上需要运送石头,人力运输效率不高,老赵就按照书上所说,仿照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制造了简单的木质器材,老赵因此名声大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赵德福所在的村成立了科技协会,赵德福搞发明的心劲更高了。传统水稻育苗,人工移栽费时费力。老赵经一番琢磨后,发明了“泥钵育苗放种器”。而这次申请的“秸秆树枝压缩整形燃料”,符合国家提出的“绿色、节能、环保”理念。
11月18日,记者在赵德福家看到,他有三四间简易实验室,每项发明都在家里有一个供操作的模型。
老赵向记者演示了他的“秸秆树枝压缩整形燃料”的生产过程。他先在一个箱状模子里添加上秸秆等农家常见的有机原材料,用一个长长的杠杆进行了数次挤压,这些秸秆便压缩成块状物。老赵把制作好的两三块“压缩燃料”塞进灶里,在鼓风机的作用下,一会就冒出蓝色火焰,几分钟就把一锅水烧开了。
赵德福说,现在煤炭等地下能源有限,秸秆到处都是,如果把这些东西合理利用,用这种原理把秸秆进行机制,作为火力发电的燃料,那是取之不尽的资源。
发明者一提推广运用直摇头
从2004年起,赵德福根据自己农村生活的经验,基本上以一年申请成功一项专利的速度,先后申请了泥钵育苗放种器、软泥制钵器、太阳能热储传器、封闭积温燃烧炉、水稻窄带地膜覆盖培育大苗、匀秧用育苗小纸盒等6项专利。“大概花了三四万块钱。”老赵说。
不过,一提起这些技术的推广运用,老赵直摇头。他说,自己的影响力有限,根本无法推广。曾经和有关部门联系,人家看了他的这些发明后,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没有下文了。
在老赵家,记者看到一些来自全国各地、信封上标明“收费型服务”要求合作的信件。老赵说,这些大多是“骗子”,自己不会上当的。到目前为止,老赵的这些专利没有一项得到推广运用。
专利代理申报专利只看上报材料
赵德福的一些专利证书上标明是由“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代理申请的。
为此,记者联系到该公司一位彭姓工作人员,她说,其实专利申请并不神秘,对申请者没有学历、科研背景等要求。只要申请者把申请专利的内容按规范填写,再附上图纸,提交给他们公司后,公司会进行审验,觉得可行的就将材料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部门。
记者询问,是否需要专利审批部门派人审验一个发明创造的可行性?她说,不需要,只看上报材料就可以了。她说,一个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批大约花费在2000元左右。至于一个专利是否能够进行推广、有没有推广价值,这是申请者个人的事。
相关人士专利数量不是越多越好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建飞介绍,根据《专利法》规定,只要具备新颖性就可以授予外观设计的专利权;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就可以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因此,专利权的获得并不意味着该发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马建飞说,专利权获得后,要缴纳相应的年费,这对于非职务性发明者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因此,专利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些没有经济价值的发明,是否申请专利需要慎重。
据悉,2010年,我省申请专利22949件,申请量列全国第13位、西部第2位,其中实用新型专利7939件。从产品到商品,是应用科技成果价值的最终体现,而相当一部分专利难以转化成技术成果。本报记者田德政文/图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