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与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多项统计调查研究,对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为国家经济科技活动的开展和重大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专利运用和保护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发明专利密集度大幅提升,专利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促进作用明显。
自2008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已连续6年开展全国专利调查工作。
调查对象主要为上年度授权专利以及部分有效发明专利,调查内容涵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并通过持续跟踪调查,对授权专利及专利权人主要特征的年度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调查显示,企业提交专利申请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利用专利抢占或拓展市场以及防止该企业技术被模仿套用方面,分别达到60.9%和57.9%。
九成左右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交专利申请的目的主要为保护发明创造成果。
2010年至2012年授权专利实施率持续上升,2012年为74.1%,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企业专利的实施率达到86.3%,产业化率为46.1%。
最新调查显示,职务专利权人遭遇侵权的比例显著下降,企业遭遇侵权比例由2011年的36.3%下降到22.7%,侵权行为得到明显的遏制。
近六成企业认为加强专利保护力度将促进其增加研发专利技术的投入。
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已连续两年开展了中国区域产业专利密集度统计工作。
该项工作统计了2008年至2012年间我国及各省(区、市)产业发明专利密集度情况,并与2007年至2011年进行了比较。
发明专利密集度是指5年期间每万名就业人员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即5年发明专利授权总数除以相应期间的年平均就业人员数。
产业发明专利密集度高于全国3次产业平均发明专利密集度的为高发明专利密集度产业,反之则为低发明专利密集度产业。
2008年至2012年这5年期间,我国3次产业平均发明专利密集度达到每万名就业人员13.5件,其中,高发明专利密集度产业,平均每万名就业人员41.6件,低发明专利密集度产业为每万名就业人员2.5件。
在201个工业种类中,高发明专利密集度产业占56个,较2007年至2011年这5年增加5个,七成高发明专利密集度产业集中在电子、通信、化学、医药及机械制造领域。
2012年,高发明专利密集度产业增加值达13.7万亿元,占GDP的30.7%,较上年提升4.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稳步提升,分别达到17.8%和9.2%,比低发明专利密集度产业分别高出3.7和2.4个百分点。
2012年,高发明专利密集度产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3%,是低发明专利密集度产业的2.6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1.4%,是低发明专利密集度产业的2.9倍。
同期,高发明专利密集度产业出口交货值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为58.3%。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对近年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活动与经济效益状况开展了专项统计工作。
2012年,在全国34.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当年获得专利的有4.0万家,占11.6%,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当年提交专利申请的有4.2万家,占12.2%,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012年,拥有专利企业平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1.9亿元、新产品出口额0.4亿元、利润总额0.5亿元,分别是没有专利企业的3.4倍、15.5倍、16.6倍和3.4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提交专利申请的占45.6%,拥有专利的占45.4%,可见,半数以上企业有研发投入,但没有相应专利申请或授权。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要继续加大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扶持,不断提升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以发明专利的拥有量来考评自主创新活动的绩效,从而调动科研人员提交专利申请的积极性。
(知识产权报 记者 李群 通讯员 王磊)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