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安全漏洞监测平台乌云20日公布报告称,腾讯QQ群关系数据被泄露,在迅雷快传很轻易就能找到数据下载链接。根据QQ号,可以查询到备注姓名、年龄、社交关系网甚至从业经历等大量个人隐私。
19日,360互联网攻防实验室研究员安扬通过迅雷,下载到此次被曝光的QQ群数据库,通过简单测试验证了数据的真实性,“解压后达90多G,大概有7000多万个QQ群,12亿多个部分重复的QQ号码。”
腾讯公司20日回应称,此次QQ群数据库泄露确有其事,但这一漏洞是2011年发现的问题,当时已及时修复,不影响现有用户正常使用。与此同时,他们也正在全力防范减少此前数据库泄露可能带来的危害。
QQ群数据何以泄露?安全联盟安全专家余弦推测,应该是黑客利用腾讯相关业务的漏洞获取数据库访问权限,然后找到整个或关键的腾讯QQ群数据库,再整体导出。“当黑客掌握用户的社交关系后,可以完整了解用户个人情况,利用社交圈的信任关系进行诈骗,成功率很高。”
被泄露信息已被多家网站利用,开展“精准数据”营销
记者调查发现,该QQ群数据库已被多家网站利用,开展垃圾邮件营销,纷纷主打“最牛精准数据库”。一家名为“大战天朝”的网站销售邮件群发系统,商家称:
“一台电脑日发10万封营销邮件!超高收件率,超高打开率!”记者调查了解到,信息泄露背后已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这些用户信息或被用于团伙欺诈“钓鱼”,或被用于精准营销,更有甚者用于打击竞争对手。
乌云漏洞平台创始人方小顿分析,用户信息泄露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
第一种是企业主动泄露,主要是企业利用用户的数据和信息牟利;另一种是企业由于安全管理不完善,由黑客攻击或者内部人员人为导致用户信息泄露,如目前如家等酒店用户住宿信息的泄露。互联网安全人士孟德指出,乌云报告预警的多数安全问题,其实地下非法产业已利用数月甚至几年,往往到黑客已无利用价值之时,才会浮出水面、被公布出来。
“修复也为时已晚。”孟德说,之前用户的个人隐私已被泄露,企业除了积极保护现有用户的信息安全,还需提前防范已泄漏信息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金山网络反病毒工程师李铁军说,信息泄露危害极其严重,比如包含公民姓名、邮箱、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的泄露,可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专家建议,对达不到保密要求的企业,应出台惩罚机制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认为,目前存在监管机构不够明确、执法不积极、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甚至给公众造成通过网络侵犯隐私权无人管、不必承担责任的印象。
浙江容海律师事务所网络与知识产权专业律师王延军指出,网络隐私的泄露、相关的不正当商业竞争对整个互联网的安全秩序造成危害。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主要面临举证困难的问题。“互联网隐私的保护不能仅依靠立法层面,希望能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企业的行为,并通过行业协会等实施监管。”
同时,企业也必须加强自身的安全建设。北京市昌平区法制办副主任吴锋建议,对于达不到保密要求、存在技术漏洞的企业,应该出台相应的技术保密规范和惩罚机制。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