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律师打电话,说我的店名侵犯了山东某公司的商标权益,让我3天之内改名,不然就法庭见。” 8月18日上午,因歇业通知走红网络的武汉“燕语堂”汤包店老板刘先生,等不及参加女儿在北京大学的新生军训,就急着返程赶回武汉。
刘先生的燕语堂汤包店
“有个律师打电话,说我的店名侵犯了山东某公司的商标权益,让我3天之内改名,不然就法庭见。” 18日上午,武汉“燕语堂”汤包店老板刘先生,等不及参加女儿在北京大学的新生军训,就急着返程赶回武汉。
汤包店因歇业通知成“网红”
刘先生当时贴出的歇业通知
今年5月份,江苏人刘先生将其在武汉的“燕语堂”汤包店关门,贴了一张歇业通知称,独生女儿面临高考,决定暂停营业二个月,回去陪考。
汤包店随着这张告示走红网络,数千万网友围观、评论、点赞,表示被这份歇业通知背后的父女情感动,不少食客慕名而来。
18日,刘先生向记者解释,他曾专门前往天津和南京学习小笼包和汤包制作手艺,在2016年注册营业执照后开业,“燕语堂”的店名颇费了一番心思。
他取了20多个名字作为备选,注册的时候发现有些名字别人已经注册了。
“后来想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诗。
就定了‘燕语堂’,希望我家的包子能让每一户人家都能品尝到。”
“网红”老板遭遇新麻烦:有人说我商标侵权
8月15日,刘先生和妻子陪同女儿一起千里赴京,把女儿送入北大校园。
出发前一天接到的一通电话,让他一路上心里犯嘀咕。
“一个自称是律师的人打电话,说我的店名‘燕语堂’侵犯了山东一家公司的商标,让我三天之内改名字,不然就要发律师函,起诉我。”
刘先生向记者回忆,最近两三个月不断有陌生号码来电,自称是商标注册代理公司,询问他是否要将“燕语堂”注册成商标,他当时认为自己经营的不过是一家小店,还没有规范化,没有必要注册商标,就没有理会。
8月初,刘先生再次接到代理公司的电话,说“燕语堂”已经被其他公司注册商标,“他们让我交钱,差不多都是开价6500元左右,就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让对方的商标无效,但不保证成功。
我还是没理,几天后就接到了那个律师的电话。”刘先生表示。
刘先生通过朋友,在网上查询发现山东确实有一家公司注册了“燕语堂”商标,是今年7月份注册成功的。
“现在这些代理公司打电话更频繁了,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打电话来游说,让我交钱免灾。”
律师说法:商标3年内未经营可视作无效
记者在相关网站查询,山东一家公司确实在2012年和2019年注册了“燕语堂”餐饮类商标,专用权期限至2029年,商标涉及范围包括餐饮、养老院、托儿所、野营设施、动物寄养等领域。
就此,记者咨询了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学知,他介绍,商标所有者与字号经营者侵权纠纷很常见,具体处理结果却不一定相同,具体要考量双方商标和字号实际使用情况。
郑学知说,驰名商标被其他经营者以同样的字号经营,驰名商标对此进行索赔的情况公众比较熟知。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该商标在部分城市经营,在一定区域知名度很广,其他城市的小规模经营者虽然通过注册营业执照取得了字号,但在经营过程中容易让消费者对两者产生混淆,商标所有者进行被侵权举证后,有权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停止使用字号。
“近些年,有些企业会注册多个商标并不实际经营,然后向众多使用了同样字眼字号的经营者索赔谋利,对这种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并不鼓励,并且有相关法律限制这种行为。
根据知识产权方面相关法律,如果商标所有者3年内没有实际经营使用这个商标,任何人都可以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对该商标作无效处理。”郑学知说,对一般小经营者来说,不用太担心商标侵权造成的赔偿问题,一般情况下,注册营业执照的字号注册具有区域限制,两个经营者在不同的城市用了同样的字号经营,各自知名度未跨区域性地众所周知,只在三五公里内被消费者知悉,消费者不会产生混淆,相互不会产生侵权事实。
来源:长江日报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