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方开具增值税发票时,发票内容应按照实际销售情况如实开具,不得根据购买方要求填开与实际交易不符的内容。销售方开具发票时,通过销售平台系统与增值税发票税控系统后台对接,导入相关信息开票的,系统导入的开票数据内容应与实际交易相符,如不相符应及时修改完善销售平台系统。
虽然是短短几百字,但含金量非常大。
自营改增以来,除增值税专用发票外,酒店、餐饮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行业也普遍开始使用增值税普通发票。此次出台对增值税发票要求如实开具的新规,对利用发票进行虚假报销的舞弊行为也有明显的限制作用。
本文将由此分析:利用发票虚假报销的舞弊案件之常见手法和调查要点。
一、假发票入账,虚假报销
【一般手法】
公司员工为了从公司骗取报销款,直接伪造、变造或购买市场上的非税务机关监制的假发票,向公司虚假报销入账,骗取、侵吞公司财物。
【案例】
2015年10月份以来,化工园A公司兑付的液化气定量发票金额突然大额增长,其中一家换气站在这3个月里提交的兑付额成倍数增长,明显存疑。经调查,A公司员工李某通过大门上“办发票”的小广告,以1000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第一批假的液化气定额发票,随后以这批发票进行报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数月间通过假发票虚假报销的方式从公司侵占20万元。
反舞弊该内容由中审网校所属www.audi tcn.com技巧1——如何识别假发票
1. 从发票质量上鉴别。假发票质地较差,用的纸张是普通纸,其印刷字体、荧光度与真发票相比都有质差,无税务水印防伪标志,即使有也印刷不清或印刷突出。
2. 从发票是否已作废鉴别。有的已经在工商部门注销的单位,其税务发票未全部收缴销毁。此类发票若被不法经营者使用,不但经营者逃避了税款,也为某些单位伪造经济业务提供了方便。核查的关键是通过调查工商、税务部门的企业登记、注销情况,核实发票是否作废以鉴别真伪。
3. 从发票代码编制规则鉴别。通过咨询税务机关可以核查出发票代码设定的涵义和单位税号,再与具体印刷发票单位和发票开具单位的地理区域、服务类别相比对,可以核实发票真假。
4. 从发票印制内容上鉴别。假发票存在内容印制不全或不规范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或根据税务机关提供的各类发票彩色票样核对发现。
5. 直接通过电话查询。其实我们使用最多的查询方式就是电话查询。我们可以拨打各地的税务服务热线,按照语音提示进入“发票查询”,按照提示输入“****码”和“发票号码”,最后输入“密码”进行查询。当然在查询的过程中要注意是否是第一次查询,如果不是第一次查询,则发票很可能是克隆的,也就是伪造的。
二、发票内容虚假,申请报销
【一般手法】
公司员工虽然提供了真的发票,但发票的消费内容并非是用作工作用途,不属于公司许可的报销范围,员工据此伪造虚假消费,向公司报销,侵占公司资产。
【案例】
翁意晴担任Z公司总经理,负责Z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被告人翁意晴从佛山市4家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共计14份,价税合计人民币122万余元,并将该发票入账,虚假报销上述款项。其中83万余元入翁意晴个人工商银行账户,40万余元以现金方式领取。2012年11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翁意晴以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
反舞弊该内容由中审网校所属www.audi tcn.com技巧2——拆分常见的舞弊手段
与直接购买完全虚假的发票相比,在发票内容上造假的行为更为常见。一般来说,发票的内容涵盖十分广泛,如“办公用品”、“电脑耗材”、“打印纸”、“烟、酒、茶”、“培训费”、“宣传费”、“会议费”、“维修费”、“修理费”、“网络维护费”等等。公司员工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直接篡改发票的内容,便于自己抹平账款、虚假报销。
新规出来后,例如“办公用品”这样的大类已经不能开具,要求如实记录具体的消费类别,对提供虚假内容的发票报销行为也有了一定的限制。
在识别发票内容真实性时,建议使用exel软件,按照凭证号、记账凭证日期、发票种类、发票日期、内容、金额、付款方式、开票单位、发票号码、经手人的顺序输入。首先,直接排除重复报销的情况;其次,关注基本用途、详看时间地点;最后结合逻辑性、实地考察回访客户综合分析发票的真实性。
以下为4类常见的虚假内容类的发票情形:
1. 重复报销。例如,通过上述金额项目的排序方式,发现两张在同一个单位开的内容完全相同的发票。经过调查,发现A公司的经办人购买物品时,谎称第一张发票丢失,又让出票员补开一张发票,重复报销。
2. 内容明显不是公司用途。例如,在大量的报销发票中,A公司审计人员直接发现了某发票写明:超市购买生活用品,这种典型的低级假内容发票便应在第一时间排除,并追究涉事员工责任。
3. 时间点有差异。例如,A公司员工均可证明在2017年6月期间甲某一直不在北京,但审计人员在甲某提供的报销发票中却看到该发票显示地点在北京的餐饮和交通发票。可以明显找到发票中的猫腻。又例如,A公司员工提供了一项报销费用中,差旅费中有异地住宿费而无车票等交通费用的情况。需要审计人员通过逻辑联系,从员工在该时间段的报销情况综合分析判断。
4. 发票内容未真实发生。例如,李某系A公司员工,2016年期间,在工作中屡次通过虚构会务费、宣传费、差旅费、各类培训费用,总计共骗取A公司23万元。
三、发票内容真实,虚构用途
【一般手法】
公司员工个人的真实消费获取的发票,谎称说用于公司业务拓展,向公司申请报销,侵占公司钱款。
【案例】
陈某系A公司销售人员,2010年入职以来,长期负责公司产品的推广营销,共计报销用于给“客户送礼”的高档酒类发票20万余元。经查,其中12万余元的酒类报销发票,系自己的个人消费,并未用于正常商业往来中的客户送礼。
反舞弊该内容由中审网校所属www.audi tcn.com技巧3——刺破发票的面纱
此类发票作假因为内容本身的真实性、合理性,所以更难被发现,针对以上舞弊行为,我们一般有以下的应对建议:
1. 对于赠送客户礼品类的报销发票,公司可通过不定期的回访,和开具发票的商家核实购买情况的真实性,和客户核实是否收取该礼品的情况。
2. 规范报销制度,建立市场营销费用报销的书面申请制度,建立公司统一采购礼品制度等。
3. 建立公司内部的监督举报机制,激励举报行为,杜绝虚假报销。
用发票虚假报销,侵占公司钱款的行为,涉嫌构成职务侵占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9号),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标准如下表:
数额起点及量刑幅度(A代表数额)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