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主办方首次开设了知识产权分论坛,邀请各方专家热议我国导航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为何成为导航产业焦点?据记者了解,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等服务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北斗导航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也日渐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发展的日臻成熟,国外企业一定会大规模“进军”北斗市场,国内企业将面临专利风险。
对此,专家表示,国内企业应在有效利用专利信息,进行自主科研攻关的同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大对相关地理信息应用的开发;同时还需围绕北斗标准布局专利,作为对抗国外企业的有力武器。
北斗带来巨大市场“蛋糕”
“作为一个服务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12月27日起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已顺利完成了北斗系统总体规划‘三步走’中的前两步建设目标。
目前,北斗系统提供的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等服务,在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测绘、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成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基于北斗系统的大众车载、智能手机等应用逐步面市,正在走入人们的生活。”这是记者从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的“新成员”,北斗无疑将会为全球各行各业带来新机遇。
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些企业正在基于北斗,积极进行终端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众思壮)、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斗星通)就是两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目前,卫星导航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特殊阶段,这将为产业界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市场效益。
各国已经对瓜分新的技术市场、控制新的知识产权竞争制高点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合众思壮知识产权部经理郝海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在这种情况下,合众思壮也加强了研发,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IS数据采集器、移动GIS平台、高精度测量RTK等测绘与地理信息产品,以及位置服务等产品。
与此同时,在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北斗星通也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蜂鸟Humbird芯片、UR370高精度接收机等新产品和新应用。
北斗带来的庞大市场,自然也吸引了国外企业的目光。
就在不久前,美国天宝公司(Trimble)发布了版本为4.80兼容北斗系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固件,用户可以在测绘、基础设施、建筑施工等一系列天宝公司的GNSS解决方案中,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开放服务卫星信号。
中国企业面临巨大专利风险
对于北斗这块“大蛋糕”,同类企业同台竞争不可避免,中国企业商机几何?据了解,经过几年的发展,尽管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但各个环节仍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如接收机芯片等核心应用技术的缺乏,导致国内很多导航终端制造商在产品中不得不使用进口芯片,只能在利润中分得一小杯羹。
“从专利角度来看,外国企业在卫星导航整个产业链进行了广泛的专利布局,并对接收机芯片、地理信息以及卫星导航应用等核心技术作了重点部署,目前拥有卫星导航产业的核心技术,抢先占据了产业链的优势位置。
而我国企业在卫星导航产业的基础技术领域,如接收机的基带处理和RTK运算等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还不够,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地位。”国家知识产权局2013年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卫星导航专利分析课题组负责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通信发明审查部部长卜方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以天宝公司为例。
据了解,截至2012年,天宝公司在卫星导航领域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已超过1000项,从技术分支来看,61%涉及应用,25%涉及运算,其余依次为基带模块7%、射频模块4%、天线3%。
在中国,天宝公司于2003年就提交了第一件“可应用于车辆和资产管理的一种位置跟踪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目前该公司在中国的同族专利约有200项。
另外,天宝围绕公司核心竞争力积极进行海外并购,1989年至2012年间在全球收购或合资成立70多家企业,仅其中4家企业就为天宝带来100多项专利。
在中国,天宝公司曾进行两次合资,试图进入中国北斗和高铁领域。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的专利状况是怎样一番景象?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研究室副处长丁文佳告诉本报记者:
“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专利申请量,但申请质量和系统布局意识还有待提高。单个企业知识产权实力较弱,可通过行业或区域知识产权联盟等方式整合资源,同时推动大学或科研院所专利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资源转化。”
加强技术研发势在必行
技术研发起步晚,专利实力较弱,面对外国企业的虎视眈眈,中国企业该如何备战?对此,卜方建议:
“中国企业应及时跟进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大力推动自主科研攻关的同时,注重吸收国外先进成果,以掌握核心技术,占据产业链上游位置。例如,中国企业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购买专利权或获得专利许可,在技术上实现互补,缩短技术开发周期,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此外,中国企业在产业链上游不占据先发优势的情况下,也可积极开发下游即应用层面的技术和产品,如加大对相关地理信息的应用开发和专利布局,在争夺利润增长点的同时重视二次专利和外围专利的开发布局,以提高话语权。
“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状况并不乐观,加强卫星导航技术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围绕卫星导航技术申请专利,建立卫星导航技术和应用的标准,并以该标准来促成产业链的形成,对于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来说非常重要。”在郝海东看来,及时对相关技术领域进行科学、深入、全面、细致的知识产权研究,掌握海内外知识产权状况,明晰技术发展方向,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企业、甚至本行业规避知识产权风险,也都已迫在眉睫。
如能采取这些举措,将能够有效支持和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健康发展,激励产生更多的自主创新成果,帮助本土技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