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浩和食品董事长刘雍从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手中接过大连首张预制菜生产许可证,大连预制菜生产企业将正式“持证上岗”,在守护市民“舌尖安全”的同时,也为大连打造“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按下了“快进键”。
据了解,3月21日,我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大连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严格预制菜产品审批标准,从源头确保预制菜生产企业准入达标。
出台后仅10天,就颁发了全市首张海鲜预制菜生产许可证,这也是东北地区首张预制菜生产许可证。
出台方案规范市场准入条件
“预制菜”是指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或食品添加剂等配料,经调制等预处理、熟制或不熟制、包装等工艺制成的,方便消费者或食品生产经营者烹饪或即食的预包装菜肴。
消费者只需要撕开包装,简单加热或者翻炒,就可以享受一道可口的菜肴。
为规范我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工作,解决部分预制菜产品无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的准入“瓶颈”问题,促进我市预制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实际,组织调研论证,对标先进地区,制定出台《方案》,全面规范预制菜生产企业市场准入条件。
《方案》明确了预制菜定义和许可的适用范围、审查依据,将预制菜划分为速冻预制菜、冷冻预制菜、冷藏预制菜、常温预制菜、其他预制菜,涵盖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中一级目录7类食品和二级目录17类食品。
生产企业可“持证上岗”
《方案》出台后,保税区市场监管局将消息传达给辖区食品生产企业。
大连浩和食品董事长刘雍告诉记者,公司在知道消息后,立即着手申请,在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查和全力支持指导下,顺利拿到许可证。
“《方案》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准则及依据,帮助我们企业最大限度地把控食品安全风险。
现在我们有了‘身份证’,就可以开发出更多品类的海鲜预制菜,只要原材料在细分的品类里,一张证就能解决上市许可的问题。”刘雍说。
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畜禽肉、果蔬类、水产品等不同类别食品原料,均有单独加工处理车间,通过硬件隔离从根本上避免不同食品加工交叉污染。
米饭间和熟制间配备了进口真空冷却设备,30分钟内可将高温食品降至10摄氏度以下,避免食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繁殖污染的风险,同时保证食品的口感。
内包装间里配备了10万级空气净化设备,集过滤、臭氧消毒等功能,及环境温控设施于一体,确保加工环境清洁安全。
据悉,目前我市还有多家食品生产企业提出了申请,审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助推海鲜预制菜产业发展
大连作为海参、鲍鱼、海胆、牡蛎、裙带菜等多种海产品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将海产品视为推动大连海洋食材产业向海洋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打造“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
目前,大连共有水产制品生产企业750余家,其中70%左右具备生产预制菜条件,海鲜预制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据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我市创建万亿级海(农)产品预制菜产业集群,促进全市预制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管局出台了《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强化全链条监管服务 助推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意见》,立足支持全市海鲜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聚焦企业迫切希望解决的入口“瓶颈”问题,在东北三省率先明确了“其他食品”类冷藏即食、非即食预制菜等产品市场准入审查方案,助力大连率先实现预制菜全品类产品的准产落地。
同时,市市场监管局还通过提高监管服务智慧化水平、开展线上社会监督和培训等,围绕生产、流通、餐饮全环节全链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督促相关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对违法违规经营、“砸”大连海鲜预制菜产业品牌的企业,将予以严厉查处。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