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分为45大类,申请商标注册时可以选择“一标一类”或者“一标多类”注册,如果选择了45大类就统称为全类商标注册,也就说在商标如果在45个大类中注册为同一个标志的商标,那么就记为45个商标。

一般企业注册商标时都只是选择最需要的类别进行注册,而一些大型企业则会进行全类商标注册。

商标全类注册企服快车面能防止自己的商标因为他人在其它类别注册了相同或近似商标而被淡化。

企服快车面也可以防止在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后,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在自己主要经营的商品或服务以外的类别进行注册,搭便车、打擦边球,攀附自己辛苦创造的品牌。

此外,还能提高消费者和不同行业的商家对自己企业的识别能力,也能提高企业品牌的地位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虽然全类商标注册对品牌来说可以进行最全面的保护,但是商标全类注册却并非一定利大于弊。

首先,全类商标注册成本高

商标是按件收费,注册45个商标的费用要远远高于注册几个商标的费用。

而商标注册一定存在风险,因此,在注册过程中极有可能碰到驳回复审、异议答辩、异议复审、撤三、撤三复审、争议、争议答辩等等情形。

这样来看,倘若只是注册多个类别,不少企业的实力还是能够顾及的,但45个类别注册下来,风险被放大到最高,稍有不测便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解决问题,因此既花人力又花物力。

其次,商标维护成本高

全类注册相当于一次至少提交45份申请(申请的商标超过1个则数量翻1倍),而45个商标审查未必同一个商标审查员负责,再加上提交的时间顺序不同,即使全部获权,也会导致通过最后获权时间不同。

而若到了要进行商标续展的时候,则会因为45个商标权限到期时间不同而非常麻烦。

倘若有一两个类别忘记续展,甚至宽展,那么商标权也就没有了。

此外,倘若企业地址或名称一旦发生变更,那么名下所有的商标都要变更,光是办理变更就又是一笔人力和物力的支出。

最后,全类注册必然存在一些商标不使用的情况,从而导致一定的隐患

全类注册不像根据企业品牌规划需求进行注册,必然会有一些商品或服务类别,是企业在未来也不会涉足的领域。

这就很容易埋下商标使用的隐患。

譬如别人想在某一个类别上注册相同或近似商标话,可能会对你注册成功但没有使用的商标提出撤销三年不使用的请求。

而假如这个类别的商标你的的确确连续三年没有使用的话,那么这个商标还是极有可能被撤销的。

而即使是通过许可他人使用这个类别的商标来避免发生类似情况,企服快车面你也无法预估是否还会另有其人来对该商标提出撤三请求,另企服快车面遭遇这种情况,你也无法保证你许可使用的人保存了足够证据对你维权形成支持,故此商标权失效的风险依然是很大的。

故而,全类商标注册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那么哪些申请人适合申请商标全类保护呢?企服快车知识产权平台商标专家建议大家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实是否需要注册全类商标。

1、不差钱

商标注册的官费是300一件,即一个类别的10项商品,这样算下来,申请商标全类注册的话官费至少是300*45=13500元,这还不算代理费。

但如果这家企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不差钱,就是想一劳永逸,那就可以申请。

2、有知名度

申请商标全类保护就是为了防止别人傍名牌,蹭热度。

如果企业有一定的知名度,比如那些互联网高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像手机行业的那些品牌,产品受关注度高,很容易成为仿冒商家的侵权对象,会抢注和你类似甚至一样的商标。

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维护统一的形象,就有必要进行全类别注册。

3、眼光长远

那些眼光长远的企业为了发展,都特别注重对自有品牌的保护,他们不仅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也有着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它们不一定是大企业,但一定是对市场有强警觉心和高敏锐度的,是愿意花钱去做商标保护的。

总而言之,比较起来,全类别注册理论上自然是最保险、商标保护范围最大化的方法,但同时,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方法所需要花费的物力和财力相对也是最多的,不仅仅是金钱的花费,更多的是确权、维护、管理时所需要投入的相应人力。

并且有些偏僻的类别,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实际上也没有特别大的注册必要性,因此关于全类别注册,也需要慎重考虑,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