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多年的网约车大战之后,如今国内市场格局基本成型,滴滴吃肉,易到、美团、哈啰等喝汤。不过未来变数依然非常大,因为种种迹象显示,腾讯或将亲自下场与滴滴一战。
近日,有媒体报道,自2019年1月29日以来,腾讯接连申请了“腾讯出行”“腾讯乘车卡”“乘车快报”“腾讯乘车码”“腾讯打车”等多个商标注册,目前为等待实质审查状态。
据腾讯出行商标信息显示,服务范围包括:可下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可下载的手机应用软件;已录制的计算机程序; 电子出版物(可下载);数据库管理用计算机软件;处理信息、数据、声音和图像用中央处理器等。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对于网约车行业发表了一番个人看法,他表示:
“过去滴滴出事导致十部委入驻,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对于新生事物遇到的一些问题,要想怎么解决问题,但是切忌一刀切。”。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马化腾对于网约车行业的看法也得到了不少专业人士的认可,不过如今来看,马化腾的表态似乎还不仅仅是单纯地为网约车行业建言献策那么简单,近期腾讯的一系列动作都表明他们有意进入通讯出行领域,这对目前网约车行业一头独大的滴滴出行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竞争对手。
滴滴出行是我们生活中用到最多的叫车软件之一,在吞并了快的打车、Uber中国之后,滴滴出行在国内早就没有了对手,而之前号称要全面进军出行领域的美团,至今也没有大规模上线打车业务,易道用车、神州转车等体量较小,基本无法撼动滴滴的地位。
但是腾讯就不一样了,作为滴滴出行的早期投资者,腾讯公司对于网约车行业其实并不陌生,网约车上古时代的“滴滴快的大战”,腾讯就是滴滴打车背后最重要的投资方。从2014年1月开始,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展开了长达四个月之久的补贴烧钱大战,不过随着之后两家打车软件合并成为滴滴出行,网约车行业已经进入了一家独大的时代,在合并后,腾讯目前依然还持有滴滴出行的部分股份。
而且腾讯还手握QQ和微信这两个流量超级入口,一旦与滴滴开展,滴滴即使免于失败,也必将受到重创。不过也不排除腾讯将滴滴完全收购后更名为腾讯出行的可能性。
网约车市场风云再起,腾讯入场也不令人意外。作为“衣食住行”中的重要一环,出行向来是巨头必争之地。
作为最早入局的玩家之一,腾讯在出行领域不是什么新面孔。
过去几年来,腾讯与阿里在网约车、共享单车、公交地铁、火车高铁等领域排兵布阵,争相布局。腾讯公司副总裁郑浩剑在去年10月的中国智慧交通大会上宣布,腾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探索已覆盖“0-1-3-5-7”等各个交通场景。2018年11月1日,腾讯在以“开放·共生”为主题的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在出行领域已形成“四横两纵一中台”的业务矩阵。
四横是指智慧出行的四个业务矩阵,包括腾讯车联、腾讯自动驾驶、腾讯位置服务,腾讯乘车码;两纵是指腾讯海量内容平台和安全保障系统。“中台”腾讯AI和腾讯云,则为业务矩阵提供底层保障,帮助车企建立自己的车联网云平台和超级大脑,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务。
近年来滴滴出行市场占比虽然在不断扩大,但是相应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加上近期频频发生的安全事件,滴滴出行也多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此次腾讯布局出行领域,对于滴滴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谁将掌握下一代城市出行的话语权,还需拭目以待。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