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过程中,对于应收账款的审计草案,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实施的审计程序之一是区分应收账款的年龄,计算坏账准备,并与被审计公司财务账户中记录的数据进行验证。

在实践中,被审计公司通常不根据审计调整划分六个交易资金的会计年龄,可能有几个原因:

一是划分会计年龄,计算坏账,增加任务量;第二,自己的会计年龄有时容易出错,最后根据会计年龄和坏账准备进行调整,最好不要直接使用内部审计人员的“结论”(自然会计年龄的划分有时不一定准确)。

划分账龄和计算坏账的准备工作最初是由审计公司进行的,但它往往逐渐成为审计人员的工作,这也是审计任务量非常大的原因之一。

许多原本应该在审计公司工作的人已经成为审计人员的工作。

当然,我们今天不想讨论这一点。

今天,我们主要简单地分享应收账款的账龄区划和坏账准备的计算,这是两种常见的“问题”现象。

1、会计处理方法会影响会计年龄的推论和坏账准备的计算

内部审计人员经常使用公司的模板来计算应收账款的账龄划和坏账(每个公司的模板都是一样的)。

只要在模板中填写初始数量、初始账户年龄和借款人今天的金额,应收账款的最终余额和最终账户年龄就会自动计算。

参考模板如下:

然而,在使用这个模板时,有时很容易出错,因为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影响会计年龄的划分。

举个简单的例子:

a公司是一家中小型制造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可以使用16%的增值税税率。

主要从事设备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其中一个客户是B公司(与a公司无关)。

2018年初,a公司会计账面上B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其中40万元不到一年,60万元为1-2年。

2018年,a公司与b公司的业务往来如下:

1、2018年5月10日,a公司向B公司销售200万元(无增值税)的商品,a公司进行以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b公司 232

贷款:营业收入 200

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销项税)322、2018年8月14日,a公司收到B公司收取的100万元,a公司进行以下会计处理:

借:存款 100

借款:应收账款 -100

上述会计处理方法,今天,借款人的财务账户应收账款为132万元,贷款人的金额为0。

如果未注意到被审计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内部审计人员将直接使用公司的模板进行计算。

计算的最终余额和会计年龄如下:

期末余额232万元,期末账龄1年内132万元,1-2年内100万元。

随后,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计算坏账准备,调整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

但事实上,我们知道,本期应收账款的借方发生金额应为232万元,贷方发生金额应为100万元,正确期末账龄应如下: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32万元不变,但账龄变化,期末账龄应在1年内,B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应在1年内考虑(自然不考虑B公司破产无法偿还等特殊情况)

你能感受到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对账龄划的差异吗?随后,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计算坏账准备,调整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

但事实上,我们知道,本期应收账款的借方发生金额应为232万元,贷方发生金额应为100万元,正确期末账龄应如下: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32万元不变,但账龄变化,期末账龄应在1年内,B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应在1年内考虑(自然不考虑B公司破产无法偿还等特殊情况)

你能感受到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对账年龄划分的差异吗?如果按照第一种方法计算,会对一堆会计分录金额的准确性,金额很小,如果金额很大,危害很大,会计分录的影响很大,因为一旦会计年龄错误,坏账准备跟随错误、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也受到影响。

因此,在制作六个交易资金审计草案时,应特别注意被审计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

不同的会计习惯会对最终会计年龄产生影响,不能用模板做。

不仅仅是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它应收账款、其它应付账款等期末账龄的划分也会受到记账习惯的影响。

如果不考虑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内部审计人员有时会发现推断出的期末会计年龄有些可能是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