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有些个体工商户为了能招揽更多的生意,会选择私自将自己的个体工商户“升级”成有限公司,披着公司的“马甲”开展经营活动。但个体工商户要知道,冒用公司名义开展经营已经涉嫌违法,要想以公司名义经营,不妨升级为有限公司吧!
那么,个体工商户冒用公司名义经营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未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不得以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并且在《管理条例》中,对于未依法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的,冒用其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名义的行为,将由登记机关对其进行责令改正或予以取缔,最高将处于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因此,未进行公司主体登记,不能使用公司名义进行经营活动。可即便如此,在全国各地仍然有不少的个体经营者冒用公司名义经营,如以下几位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被查处后都被处以重罚:
1、天津市宁河区某散热器厂注册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但为了提高消费者对其认知及认可度,便冒用公司名义进行宣传,登记机关对其冒用行为进行5000元罚款。
2、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某包装厂作为个体工商户,既想提高包装厂经营地位,又不想花费金额,便冒用公司名义开展经营销售,登记机关对其冒用进行1.5万元罚款。
3、浙江舟山市定海区某日用品经营个体工商户,为招揽顾客,擅自将门面招牌及宣传单更改为有限公司,登记机关对其冒用公司名义经营宣传的行为,进行50000元罚款。
这些只是个体工商户冒用公司名义经营活动的冰山一角,但仅从这几个例子中就能知道,登记机关对于个体冒用公司名义经营的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严处罚的态度。
因此,作为个体工商户,合法经营才是正道,切勿擅自为自己”升级“,如果真想以公司名义开展经营活动,为您推荐两者方式:将个体工商户直接升级为有限责任公司;未达到升级条件的,可选择注销个体户后重新登记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而个体工商户升级企业的方便快捷,成为不少个体工商的选择。其流程总结如下:
1、办理升级企业名称预先核准;
2、办理前置审批许可或文件;
3、经营场所有变化的要提交新的地址;
4、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及企业设立登记。
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除满足相应的条件外,并且在转型升级前,没有被查封及查处未结案的情形。
个体工商户虽然能快速打开市场,但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成立公司才是关键,切勿为贪图方便而冒用公司名义经营。若个体工商户对于升级成为有限公司还有不清楚的,可以给小编留言。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