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鼓楼公安局汉中门派出所侦破一起车棚管理人员冒充物业公司法人,利用假营业执照诈骗60余万元的案件,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嫌疑人被审问

10月27日,市民郭先生来到汉中门派出所报案,称此后被小区车棚经理李某骗取60余万元。

一个文化水平低的普通车棚管理人,5年就骗取了受害人60万余元。

他用了什么方法?

经调查,受害人郭先生与嫌疑人李某为邻居。

两人平时见面时互相打招呼,聊几句,关系逐渐熟悉起来。

闲聊中,李经常会“不经意间”向郭先生透露一些信息,比如他是某物业公司的法人,比如最麻烦的就是该公司物业费收取困难等等。

上。

久而久之,李的言辞逐渐赢得了郭先生的信任。

有一次,李某在小聊中告诉郭先生,他公司的310万元物业费已经向业主收取,但如果物业费没有退回到小区物业管理处账户,他需要找人“管理”。

”。

但正好他手头没有钱,希望郭老师能借点钱,帮助他度过这段难关。

为了增加这份声明的可信度,李某还向郭先生出示了公司的营业执照。

被说服的郭先生立即给李某转了26700元,帮助他渡过“难关”,但随后李某的“难关”却一次次出现。

6月以来,李先生以要管区、市物管所、打官司为由多次向郭先生借钱,共计60万余元,并承诺给郭先生200万。

钱到账后换回人民币。

.

直到最近,李某承诺的回报都没有兑现,郭先生很惊讶自己可能被骗了。

经警方调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根本不是物业公司的法人,而是小区普通车棚管理员。

营业执照也是伪造的,整件事完全是一场骗局。

据李某介绍,他在生意上欠下巨额债务,为了能还清这笔钱,他就萌生了诈骗郭先生的念头。

目前,李一名男子因涉嫌诈骗被鼓楼警方依法拘留。

警方提醒,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警惕“熟人”借巨款求助。

不要轻信别人的花言巧语,也不要贪图小利,以免落入更大的陷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通讯员 顾公轩山月

【长江晚报】

转载本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

如标注有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作者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