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恒大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外界对“恒大集团倒闭”的猜测也频频传出,尽管恒大方面否认了破产,很多人对恒大的现状表示不乐观。
恒大集团成立于1997年,借助楼市的火热,一路披荆斩棘,坐实了自己500强的位子。
但是对于知识产权方面恒大似乎没有投入太多,直到恒大成立的第十年,才申请注册了自己的第一枚商标。
也正是因为商标意识不够,恒大就曾因为“恒大冰泉”商标和江西一家企业闹得不可开交,从诉讼战打到了舆论战,案由从“商标侵权”到“恶意诽谤”。
1994年, 江西恒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5件“恒大”商标,指定使用在多个类别上,但目前这5件商标多数已无效。
2013年恒大集团宣布进军高端矿泉水市场,推出“恒安冰泉”产品,并于2013年10月申请注册了“恒大冰泉”的商标。
2014年,江西恒大称,恒大长白山矿泉水有限公司使用“恒大冰泉”商标大肆宣传和销售饮用水产品,已对自己拥有的“恒大”商标造成侵权事实。此外,该公司还发布公告称,江西省工商局已在省内查处恒大冰泉侵权产品。
而恒大集团则在公告中强调自己使用“恒大冰泉”商标的合法性,还指出对方称江西省查处恒大冰泉产品为虚假消息,反诉江西某公司名誉侵权。
2014年10月28日,恒大集团以“《关于展开“恒大”商标维权行动的公告》多处严重失实”为由起诉江西恒大高新“恶意诽谤”,并要求赔偿因名誉权受损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等。
2015年12月18日,江西恒大在名誉侵权案件中败诉,法院认为“恒大”与“恒大冰泉”两商标不具有相似性,不会造成消费者混淆误认。江西恒大不服,提出上诉。
2016年,江西恒大的“恒大”商标被恒大集团成功提了无效宣告。法院认为,江西恒大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在纯净水商品上对诉争商标进行了真实、合法、持续的使用,故判决:
“恒大”商标予以撤销。商标被恒大集团提了无效宣告,江西恒大也对恒大集团的商标提异议、提撤销作为反击,你来我往互相提异议和撤三,双方的纠纷人尽皆知。
如果双方注册商标被撤销,对彼此的品牌都会造成影响,在这场商标战中蒙受损失绝不仅仅只有对方公司,继续“闹”下去大概率只会出现两败俱伤的结果。
“商场如战场”这句话说真的没错,在这个商业的斗兽场,与狼共舞就要有狼的本事,企业要提前保护好自己的商标和专利技术,充分的利用知识产权的利剑打击竞争对手,才能获取自己的应得利益。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