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虽然过去了,但是在糕点届里仍然弥漫着一股硝烟,其实“苏稻”和“北稻”关于百年老字号商标的过招已持续了十多年,那么两者到底有何渊源,为何多年“战火不断”?最表面看似 “胜利者”的北稻究竟是不是百年老字号的真正传承者?
专家认为:南北“稻香村”老字号商标之争源于品牌历史发展。
所以,要弄清纠葛始末还是要从两家的历史说起。
论年龄,245岁的老者与35岁八零后的较量
从两者的成立时间来看,稻香村(苏州)成立于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至今已有245年的历史,继承了“稻香村”老店、经营地,仍然留有历史“稻香村”老店人员。
关于“稻香村”名字的来历这里还有个有趣的番外故事,讲的是乾隆三十八年的历史:
乾隆皇帝下江南,于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当即御题“稻香村”匾额,从而名扬天下。由此可见,“稻香村”始于苏州,在乾隆皇帝御题匾额后名扬天下,其糕点鼻祖的地位果然是不可撼动。
而北稻则成立于1983年,创始人刘振英先生也是创业成功的典型代表,曾在 1944年开办过“英林刘记糕点铺”,1949年解放后更名为“振华食品厂”,于1983年创办了“北京市东城区稻香村南味食品店”。
从时间来看,现在的三禾北京稻香村是个十足的八零后呢。
论传人,技艺世代相传可追溯or历史资料缺失无法证明
苏州稻香村的“稻香村”糕点制作工艺代代传承,自1773年起作坊内每大类产品都有一个把作师傅作为技术、培训、质量把控和生产的负责人。
为了不让技术外泄并能世代相传,把作师傅终生服务于稻香村,现在仍然能够确切追溯到每一代传人,从未发生间断,自目前已传承至第六代传人艾满。
而北京稻香村称其创始人刘振英老先生是“稻香村”第五代传人,师承1926年关张的北京稻香村南货店,其第一代传人是稻香村南货店创始人郭玉生,我们且先不论郭玉生的身份是否出自于苏州稻香村,就说这刘振英先生的传承人身份也是颇有意思,刘振英先生1921年生人,在稻香村南货店关张时只有5岁,试问一个5岁的是如何在那样动荡的时局下成为一代匠人将稻香村手艺传承后世的?再有,既然说刘振英先生是第五代传人,但是关于北京稻香村的二、三、四代传人的信息却始终缺失,是历史原因导致资料缺失,还是传承信息准确性这尚有待考究。
根据相关史料及苏北稻老字号认证资料的记载可以看出,苏稻自创立以来始终以“稻香村”为字号并沿用至今,所以在字号的使用上苏稻是远远早于北稻的,甚至苏稻在1982年注册商标时北稻还尚未成立,何来侵权之说?且苏稻曾在2003-2008年期间两次授权北稻使用商标,北稻既然接受授权就说明是承认苏稻对稻香村商标的拥有权,却又在苏稻不知情的情况下暗自注册,现在又要反咬苏稻侵权,这一前一后的行为堪称“翻脸如翻书”。
多年来稻香村市场乱象愈发严重,苏稻作为老字号传承人积极维护老字号权益,自 2010年起,在全国各地对假冒稻香村发起维权打假行动,据不完全统计有100起之多,无一例外获得支持。
苏稻北稻谁是“李逵”谁是“李鬼”已经显而易见,而正值中秋期间,李鬼这招“鸠占鹊巢”却把真正的老字号伤的不浅,对于这种数典忘祖的行为吃瓜群众们表示不能认同,中秋吃月饼是咱们老祖宗多年里下来的传统,经过千年的沉淀,月饼也不再只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习俗文化,对于月饼的选择问题更不能含糊,莫让李鬼伤了老字号、伤了中华百年传统文化。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