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卫健委了解到,除了对创新药物的支持外,新药专项还对临床急需的大品种给予支持,改造200余种临床急需品种,涉及国家基本药物80余种,药品质量大幅提升。
在专项支持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的源头创新,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紧密结合、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网格化创新体系。
在鼓励药品创新的同时,国家药监部门还继续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逐步提高已上市药品质量。
例如,出台一致性评价工作文件36项,明确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发布参比制剂目录16批,公布5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目录,有57件申请通过一致性评价,制定发布在临床上可以与原研药品相互替代的药品目录,即《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
在抗癌药供应保障方面,根据《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相关部门开展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
2015年10月,建立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部门协调机制,启动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
2016年5月,公布首批谈判结果,治疗乙肝的替诺福韦酯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埃克替尼、吉非替尼3种谈判药品的采购价格分别降低67%、54%、55%。
2017年2月,这3种国家谈判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
截至2017年底,为患者减少支出2亿多元,用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明显提高,群众对医改的获得感切实增强。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药品招标采购政策由国家医保局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
目前,公立医院实行药品分类采购。
对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多家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和非专利药品,由省级药品采购机构采取双信封制公开招标采购,医院作为采购主体,按中标价格采购药品;对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价格谈判机制;对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基础输液、临床用量小的药品(上述药品的具体范围由各省区市确定)和常用低价药品,实现集中挂网,由医院直接采购;对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品,由国家招标定点生产、议价采购;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防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免费用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计划生育药品及中药饮片,按国家现行规定采购,确保公开透明。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癌症诊疗规范化方面,一是完善有关技术规范,组织开展各专业疾病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完善工作,同时及时制修订相关病种诊疗规范。
二是加大诊疗管理工作力度,针对肿瘤疾病成立国家肿瘤规范化诊治质控中心(设在国家癌症中心),26个省份成立了肿瘤质控中心,建立健全了肿瘤质控体系。
三是推进治疗新技术应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以部门规章形式颁布施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和临床诊疗相关规范体系。
近日,《柳叶刀》发布最新全球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
我国HAQ(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从2015年的全球第60位提高到2016年的第48位,再次取得重大进步。
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提升成绩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
(记者李万祥)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