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商务部官网于5月28日发布了《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两成受访者的进口商品消费占消费总额比重达到三成以上,其中化妆品消费比例最高,达36.1%。未来半年内,也有31.0%的消费者计划增加进口商品消费,需求第一位的就是化妆品。可以说,对于国产化妆品牌而言,提升护肤品的品质与功效势在必行。
商家最爱卖进口香水
国家商务部发布的分析报告专门对化妆用品类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受访的1018家供给企业中,超过95%为有店辅零售业态,包括超市、百货以及大型综合超市等,其中有超过85%的企业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
数据显示,在化妆用品类供给中;
23.7%的企业销售商品进口占比超过一半,其中超31.5%的企业的香水进口商品销售占比超过五成,香水当属进口产品中最受青睐的化妆品类。从原因来看,品牌、安全和价格是企业进口化妆用品类的三大主因,关注比例分别为42.7%、15.7%和13.9%,其余差异较小。
《报告》指出,未来一年内;
83.6%的企业计划对化妆用品类进口维持现状;
9.2%的企业计划增加进口。其中,香水、护肤用品和彩妆用品增加进口的比例均超过10%,显示出化妆用品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较强。
近五成消费者关注进口化妆品
进口商品消费占商品消费总额比重达到三成以上的消费者占全部调查对象比例超过20%,其中化妆品、母婴用品、钟表眼镜、乘用车、珠宝首饰比例分别为36.1%、33.4%、28.9%、27.3%和22.7%。未来半年;
31.0%的消费者计划增加进口商品消费,需求列前五位的商品依次为化妆品、钟表眼镜、母婴用品、乘用车和珠宝首饰。
《报告》指出,在所有受访者中;
48.4%的消费者关注化妆用品。其中,75%的消费者认为国内市场的护肤用品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购买化妆用品时,他们最关注品质,其次是安全。
关注度高的同时,消费者的“买买买”能力同样不容小觑。《报告》数据显示,消费者购买进口化妆用品占比较高,有61.4%的消费者所购买的进口化妆品比重占所有进口商品超过一成,更有36.1%的消费者购买占比已经超过三成。未来半年,消费者购买进口化妆用品的意愿较强;
49.3%的消费者以持平为主,38%的消费者增加购买;
12.7%的消费者减少购买。
行业声音
“C2M”模式可让广州发挥行业产业链优势
进口化妆品受消费者青睐,对于国产化妆品牌而言,提升产品的品质与功效势在必行。那么,占据着全国化妆品企业“半壁江山”的广州又该如何把握这股发展浪潮?广州市化妆品行业协会会长王国安认为,广州化妆品行业未来主要会呈现三大变化:
入行门槛提高、从高价格到高价值转变以及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化,而这些改变均离不开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过去,C端(消费者)是散落的,品牌商要推广,要抓住精准的消费群体,只能通过天女散花式地打广告,让客户发现自己。如今,随着C端越来越聚集,他们会根据各自的兴趣和个性聚集到相应的平台上,比如天猫、京东、唯品会等。未来,C端和M端(生产商)能垂直打通的话,将是广州化妆品行业的机会。”王国安说。
王国安表示,广州的产业链是聚集的,这是广州化妆品行业的优势。然而,过去消费者太分散,生产商需要通过品牌商才能链接到消费者。现在,生产商通过各平台能精准地对接到消费者,获知市场需求,从而自主研发并生产。因此,企业应把注意力放在产品的差异化上。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