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之间达成了一项临时性的贸易协议,为期90天的关税暂停措施正式启动,跨太平洋的货运物流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
众多企业为了在可能重新上调关税之前尽可能多地将商品运往对方市场,正在掀起一场新的“抢运潮”,这一现象与今年第一季度的情况相似。
根据该协议,美国政府自4月2日起将对中国产品的平均关税下调至30%,而中国对美国产品的平均关税也相应调整到了10%。
尽管双方尚未彻底解决贸易争端,但这一暂时性的缓和已经促使股市上涨,避险资产价格回落。
例如,在周一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上扬,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了4.4%,同时黄金期货价格下跌超过了3%。
彭博社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一,从中国出发前往美国的货船数量已由4月26日的41艘增加到了51艘,显示出明显的复苏迹象。
今年3月份曾出现过一次货运物流高峰,但在高关税的压力下迅速降温。
此前,由于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中美之间的关税壁垒一度达到了历史最高点,部分商品的关税甚至高达145%(美方)和125%(中方),几乎接近于“贸易禁运”的水平,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然而,4月底时,中国宣布部分美国商品暂缓加税,并给予美国智能手机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豁免,成为货运物流回暖的关键转折点。
Brandywine环球投资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经理Tracy Chen指出:
“企业不确定90天后是否会再次加税,因此他们倾向于在货运物流窗口期内尽可能多地完成双重备货。”此次抢运潮预计将使美国西海岸港口,特别是加州的主要港口如洛杉矶、长滩和奥克兰等地迎来新的货运物流高峰。
太平洋商船协会主席Mike Jacob表示:“经历了长达一个半月的预订量和货运物流量显著下滑之后,压抑的需求往往会以惊人的速度回流到市场上。”不过,这种反弹能否迅速转化为港口处理能力,还需考虑包括货船和集装箱调度、仓储空间以及企业在当前关税环境下的库存策略在内的多个因素。
Jacob还提到,一些原本服务于加州航线的船只已被调配至欧洲、东南亚或拉美地区,增加了运力回归的难度。
“我们知道货运物流潮会回来,但我们不知道它的规模、速度及影响范围……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将是一次混乱的局面。”尽管如此,此次关税暂停令将于8月10日到期,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缓解局面可能会为未来签订更长期的贸易协议奠定基础。
牛津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Grace Zwemmer在其周一发布的客户报告中提到,“此次货运物流量回潮将有助于降低返校季和年底假日销售高峰期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并提高了达成持久性协议的可能性。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