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达芬奇事件颇受各界的争议和关注。与此同时,部分国人崇洋的消费观也引发了很多探讨。比如,同一个品牌的产品,消费者往往偏爱原装进口的,有的企业为此模糊原产地。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不少企业喜欢使用洋商标,比如纳爱斯、美特斯邦威、雅戈尔,或直接使用英文商标。
“不是我们崇洋。企业总是希望赚钱,注册和使用洋商标是希望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企业的品牌策略完全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开展的。”采访中,杭城一位服装企业负责人无奈地对记者说。正面含义英文短单词大多已被注册事实上,由于英文商标或洋商标在国内受热捧,不论是否有境外背景的企业都争先注册。所以,企业现在想取个合适的洋商标并不容易,想注册一个有正面含义的英文商标就更难了。
记者注意到,为了让商标有洋味,很多企业喜欢注册带有“娜”、“妮”、“斯”、“莉”、“莎”等字眼的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网站上查询,可以发现,已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申请的,带有“娜”字的商标超过1.3万个,带有“妮”字的商标近1.5万个,带有“莎”字的商标近1万个。
与此同时,记者拿着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六级考试词汇》,随机找了20个有正面含义的英文短单词。经查询,她们都已经作为商标被注册。
“大多数有正面含义的英文短单词已被注册了商标。”昨日,杭州钱塘商标事务所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确实有不少本土企业喜欢注册英文商标或洋商标,其中服装行业最盛。另外,地板、家具行业也有一些。”
“除非是负面含义的、或特别冷门的、或比较长的单词外,基本上能想到的英文短单词,都已作为某一行业类别的商标被注册了。”采访中,杭州海浩商标事务所工作人员也透露了这一现象。消费者:其实最看重产品的品质“这几天,想去注册一个服装的商标,希望是带点洋味的或直接用英文单词。不过,好不容易想到几个,都已经被注册了。最后想破脑袋,还是没有想到理想的商标名称。”一位准备创业的朋友对记者说。
考虑到商标的名字不好取,加上商标的审核周期太长及不通过的风险,一些企业想到了向其他企业买商标。“不过,相比2000元左右的商标注册费,现在不少拿出来转让的商标叫价普遍都比较高,1万元以下的商标很少。所以,商标转让的量并不大。”杭州钱塘商标事务所一位负责人透露。
“相比之下,不少国外的产品品质确实不错,并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这也让民众形成一种消费思维惯性,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洋品牌多一点关注和好感。企业注册英文商标或洋商标,也正是希望自己的产品多受到关注,传达‘优质’的信号。”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吴诗启博士分析说,“当然,品牌的打造不会仅靠一个名字,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产品品质、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
在吴诗启看来,这种“媚外”的现象是正常的,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将来随着法制、管理体系、标准的不断完善,国内产品也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认可。
“其实,我们最看中的肯定是产品的品质。要是品质不好,品牌再好听也没用。”采访中,大多数市民如是说。
实习生胡乐馨记者陈恩挚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