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点主张。其中一点是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他强调,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定下行压力。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开拓发展新境界。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基因。20多年来,正是始终把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我国互联网发展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鼓励创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保护好知识产权。但当下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不断发生的侵犯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一块短板。
众所周知,在网络空间里,信息一旦上网就变成公开、公知和公许的信息,信息传播不再依赖物理载体,这为侵权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很大的便捷。
同时,由于侵权行为过于普遍、分散、动态,维权成本过高,导致被侵权者望而却步。这进一步加剧了侵权行为的肆无忌惮,严重挫伤了创新者积极性。
以媒体为例,版权是其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新闻媒体正在深入推进融合发展,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原创内容都是核心资源,新闻作品版权是媒体的核心资产。但日益加剧的侵权现实让人无奈。传统媒体投入大量精力、财力、物力生产的作品,一旦上网,很快就被某些网络媒体铺天盖地地免费转载开来。
作为新闻媒体,一般乐见自己的新闻作品被更广泛传播,但前提是尊重原创劳动,并得到授权方能使用。如果对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传播新闻作品置之不理,对各种侵权现象熟视无睹,侵权者不劳而获,被侵权者者劳而无获,整个传媒产业的利益与可持续发展将受到重大影响,媒体的融合发展也将会出现严重困难。
中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络已经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就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试想,如果任由山寨、盗版在网络上横行,创新者热情与利益得不到保护,我们如何共享创新的成果,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如何实现?
从制造大国到创新大国,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来保驾企服快车。毋庸置疑,互联网的知识产权保护这几年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执法手段不断加强、行政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从保护知识产权实际效果来看,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时代发展到今天,互联网不可能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外之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法律是保护新闻作品版权最有力的武器。只有紧紧依靠法治力量和法治方式,补上知识产权这块“短板”,才能让互联网形成生生不息的健康产业生态圈。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