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竹叶青、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祁县酥梨享誉海内外,吉县苹果出口美国,万荣油桃出口到澳大利亚……山西名特产数不胜数。
在山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征途上,近日恰逢山西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山西面食文化节在并隆重召开,农产品加工杂志社借此东风将山西特色农产品商标品牌发展论坛推向高潮,让更多的农民朋友获得更多的收益,确保中国人舌尖上的安全……”在山西省农业厅巡视员、山西省特色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董希德的致辞声中,以“推进山西农业品牌化建设,提升山西特色农产品品牌核心竞争力”为主题的“首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论坛”如期进行。
能容纳300人的黄河京都大酒店玉兰厅会议室内座无虚席,绝大多数为农特产企业代表。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原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曹树民,山西省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食品与文化》杂志总编、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专家郭守祥,农业品牌化智库——农本咨询创始人、首席专家、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品牌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贾枭,以及中国策划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总裁班电子商务·全网营销特邀专家胡涛等省内外专家从企业并购、农产品品牌化战略、互联网+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让参与论坛的山西农特产企业家们大开眼界。
区域公用品牌是区域农特产品品牌化的助推器
在“首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论坛”上,中国知名农业品牌化智库——农本咨询创始人、首席专家贾枭作了题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战略》的精彩演讲。
贾枭说这是自己第三次来山西,8月27日上午,他专门去了趟面食节现场。
他发现,在打造山西面食文化过程中,山西人极具智慧,而农产品则基本处于初级阶段,地理条件的相近性决定了区域农产品的同质化。
“没有品牌做支撑的农产品注定没有市场竞争力。
以我国水果种植面积最大的柑橘为例,柑橘中的王牌是脐橙,中国脐橙最好的产地是江西赣州,但是面对一个贴上“Sunkist”(新奇士,美国脐橙品牌)商标的脐橙的时候,我们的价格只是它的几分之一。
再比如猕猴桃,整个陕西的猕猴桃种植面积在全球居第一位,新西兰猕猴桃的母体是从陕西引进的,新西兰猕猴桃来到中国市场,价格却是我们的数十倍。
这当中我们输掉了什么?其实我们就输在了品牌上。”
山西被称为杂粮王国,当面临品质社会的需求,山西怎么办?贾枭认为,中国的农业企业凭一己之力冲出去很难,区域公用品牌应该成为农产品品牌化的战略性资源和基础。
“ 阳澄湖大闸蟹 有多少个企业在使用这个牌子,大家未必知道。
事实上, 阳澄湖大闸蟹 是由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协会所持有的公用品牌,它下辖的企业有近900个。
企业第一个对外宣称的是 我是会员单位 ,第二个卖点是 我的大闸蟹养在阳澄湖 ,都称自己是正宗阳澄湖大闸蟹。
再比如龙虾,打的广告都是 盱眙虾 。
因为卖家比谁都清楚,市场上消费者认可的是 盱眙虾 。
在云南,铺天盖地的鲜花饼, 鲜花饼 三个字养活了整个云南至少不下50家的食品加工企业。
这就是中国目前对整个农产品认知的现状。”
“中国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怎么走,农产品品牌化必须实施区域公用品牌战略。
区域公用品牌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是大多数农产品消费的认知基础和消费选择的 一级菜单 。
区域公用品牌的拥有者是当地政府,区域特产品牌化必须依托区域公用品牌。
实践证明,建设区域公用品牌,以区域公用品牌为背书,培育企业产品品牌,助推企业品牌创建,是我国农业品牌化的核心战略与重要选择。”
贾枭认为,不管隰县“玉露香”梨,还是吉县苹果,品质都很好,但是也只是初级产品而已。
而我们的邻居——陕西就不一样了。
白水苹果在经过品种改良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当地政府下决心,请美女明星做代言,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全方位开展白水苹果品牌建设宣传。
自此,白水苹果一下子叫响了。
“一颗苹果从科研、种植、加工、储运等,我保守给白水算了笔账,至少产业经济60亿元不止。
这就是我提到的品牌化问题。
因此,农产品品牌化是 两长 工程:一个是政府执行长官,当公用品牌把它干起来;
一个就是企业的董事长,去闯市场。
两长 缺一不可。”
政府是制定规则的。
吉县苹果谁能用?怎么用?贾枭认为,工商来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决不能把自己做成第二个五常大米。
现在五常市市长最头痛的是假冒伪劣问题。
因为它没有规定什么样的米才能装那个包装。
“我的看法就是,在整个农产品品牌当中,我们应该善用公用品牌,没有区域公用品牌的烘托,企业闯市场非常难。
区域公用品牌是资源的集结器,是闯市场的 冲锋号 ,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战而胜,要有耐心。”
品牌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
由于需求的变更和竞争的推动,除了少数产品,绝大多数产品不会长久地被消费者接受。
一般而言,产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会经历从投放市场到被淘汰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包括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
但是品牌却不同,它有可能超越生命周期。
一个品牌一旦拥有广大的忠诚顾客,其领导地位就可以经久不变,即使其产品已历经改良和替换。
搞食品研究多年,见证山西品牌发展之路的郭守祥,对此感悟颇深,“有的企业看上去很辉煌,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政府如何打造山西农产品品牌,行业协会该怎么引导,企业家应该怎么做,都是我们当前该思考的问题。
比如我们山西的农产品,可以说它只是特产,而没有把它商品化。
比如说我们的荞面、莜面,你把它卖给上海人,他不会吃,也不知道怎么做,它就变不成商品。”
生在山西阳泉、身在北京的中国策划研究院副院长胡涛,用“表里山河”来形容现在的山西,他用“互联网+OTO商业模式构建”开启了自己的演讲。
“在中国做企业,坚持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智慧。
为什么我们中国的中小企业,它的生命周期只有2.9年?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的中小企业缺几样东西:
缺技术、缺人才、缺客户。困局就是难启动、难落地。
如果说2013年是OTO元年,2016年则验证了OTO的惨败。
原因很简单,做OTO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微商几乎是昙花一现,我们很多企业在做事情的时候,基本抱着投机心态。
小米、杂粮等这些东西,说句实话,当它到真能卖的时候,它连产业化都做不起来。
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怎么办?我们就得考虑如何把价格拉上去,把利润抬高。
沁州黄小米真不错,就那么一大片,连规模都形成不了,怎么玩品质,甚至玩价格,玩利润?”
胡涛说:“OTO就是线上、线下直接对接,去掉中间商,把更多的利润让给消费者。
让用户带来用户,让口碑赢得口碑,让用户成为伙伴。
要想成功,去研发你的产品属性,要让你的产品会说话。
还有一个要考虑金融属性。
做企业,要练好内功,复制是因为内功很到位。
尽可能把售后的东西前置,售后越少越好,如果你的产品质量真的很棒,还需要售后吗?以后要把我们的农产品前置都设定好、做好,大家一看就知道其品质很棒。”
胡涛希望山西的企业静下心来思考几个问题,第一,能否抱团一起打天下;第二,把我们所有的优势资源集结,在政府、协会及智库们的共同努力下,一起抱团往出走;第三,送给大家两句话:
人道、企服快车、财源到;融商、融资、融天下。融天下人之智,集天下人之资,圆天下人之梦。
山西的能源时代已经过去,重工业已承载不动山西的经济。
未来将是农特产、文创、文旅的舞台。
里约奥运,中国女排逆境求生最终登顶,靠的是什么?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山西土特产品创品牌亦应如此。
在喧嚣的当下,我们的企业家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用女排精神去铸造山西农特产品品牌。
最后,我们套用郭守祥老师的一句话结束该文:“在当前大背景下, 首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论坛 是一件大好事。
它不仅对提升山西特色农产品竞争格局极具推动作用,亦对山西的转型发展意义深远。”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