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发布的公告显示,小米申请的第38、39类商标“小米快递”已经获批。其中39类商标的业务范围涵盖包裹投递、快递服务等内容,引发外界关于小米自建物流的猜测。
“小米快递”的机遇与挑战
7月1日下午,记者在中国企服快车上查询到“小米快递”商标的6件申请,类别包括第9、35、38、39、42五个类别。据悉,小米公司2015年申请的与快递单号识别相关的两项专利,分别在2018年6月和2019年3月核准授权。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表示,小米主业是通讯产品和消费家电,如有直接控制的快递物流实现配送上门,利于小米商城等电商提高消费体验。
“除了提高用户体验外,小米还可以有效降低生产、门店经营等过程中的物流成本,增强供应链管理能力,给资本市场讲一个更好、更完整的故事。”贯铄企业管理CEO、快递专家赵小敏认为。
此前,小米电商业务一直采用第三方快递服务。早先小米的官方指定物流如风达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在“米粉”中口碑不佳,今年上半年甚至陷入“停摆风波”,顺丰、圆通等快递公司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小米商城的配送业务。如今,第39类“小米快递”商标的注册成功,显示出小米离自建物流更近了一步。
“小米快递”将如何把握成本与利润的边界?
注册了39类商标也并不意味着小米已经可以开展快递物流服务,小米还需要获得国家邮政局批准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赵小敏估计,小米不会等得及申请新的牌照,更大的可能性是从市场上收购一张牌照。他认为,小米也不会采取京东那样完全自建物流的形式,时间和效率都不会允许这种做法,小米应该会以并购、打通的方式来开展快递业务。
杨达卿也表示,如果不是以数字化服务能力整合社会资源,快递业务可能会成为企业经营的巨大包袱。
目前快递业正处于变革期,企服快车面在人力上努力轻资产化,借助加盟模式、众包模式降低人力成本;
另企服快车面在运力科技化和关键物流枢纽上需要重资产化发展,该方面还处于早期阶段。如果在当下进入快递市场,将面临较长的战略投入期。因此,杨达卿认为,电商企业自建物流要把握成本和利润的临界平衡,非拥有高流量、高变现的电商企业不宜自建物流。
但在国内物流效率还有待提升的当下,自建物流的优势和前景还是让许多科技和互联网企业跃跃欲试。赵小敏预计,小米、联想、滴滴等诸多企业都有可能会涉足相关领域。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