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电影《芭比》的热映,生成芭比写真的小程序也迅速在网络大受追捧,也就是说AI换脸“翻红”,不少网友也在频繁在社交平台上晒自己的AI芭比写真。

以“45 AI写真”小程序为例,用户选择“芭比”模板后,只需上传9到15张的清晰照片,随后支付9.9元,就能生成一组AI芭比写真。由于访问量激增,服务器已被挤爆,若要生成写真,可能要等待24小时左右。

AI芭比写真也面临一定风险。

市场上各种AI换脸小程序如果未经芭比娃娃版权所有者授权,以芭比原型生成照片并收费,可能涉及侵权行为,也侵犯了电影《芭比》的出品方华纳兄弟影业的著作权,还有可能侵犯芭比原作者或相关著作权。

AI创作作品早已切实存在了。

2018年10月,佳士得拍卖行以43万美元拍卖了一幅由AI生成的画作《埃德蒙·贝拉米》。该作品是用算法和15000幅从14世纪到20世纪的肖像画数据制作而成。

事实上,AI作品是否享有知识产权保护也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今年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崛起,也为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一系列复杂问题。

那么AI作品是否享有知识产权保护?目前一直存在着肯定、否定这两种观点,肯定派认为AI生成的作品不同于传统作品,人工智能的创造者、使用者为作品付出了努力与心血,应当享有财产性质的有限产权保护;否定派认为AI生成的作品不具有独创性,不属于“作品”这个范畴,无法通过一般著作权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