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位到安徽采购茶叶的上海客商在品尝过舒城小兰花后大为赞叹,同时也为这种品质极好却缺乏名气的绿茶扼腕叹息。“没有响亮的品牌,茶质再好,销路也窄,价格更上不去。 ”客商们说。
的确,作为全国产茶大省之一,我省名茶数不胜数。然而,近年来我省茶产业竞争力在全国的位次下降,缺乏知名度高、影响力强的品牌是主要原因。
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建琴介绍,我省是国内名茶品种最多的产地,在中国传统十大历史名茶中,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名列其中。但这些名茶更多的是公用品牌或区域品牌,这种“广而散”的格局导致全省茶叶整体竞争力不足,不能形成强大的优势产业集群。整合资源,做强品牌,成为当务之急。
“品种多、品牌少,有名茶、无名牌,是困扰安徽茶产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徽州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毅介绍,多年来我省茶叶一直处在“有姓无名”或“有姓多名”纠结中,有姓,指有以产地命名的品种,如红茶有祁门红茶、绿茶有黄山毛峰等等;无名,指各个品种没有自己的名牌;多名,指一个茶叶品种多个注册商标。茶叶品牌和茶叶品类之间完全割裂,导致了安徽茶扬名中外与安徽茶品牌默默无闻之间强烈的对比。
这种纠结,常常导致茶叶市场混乱无序和消费者无所适从。比如许多人都知道六安瓜片是一种名茶,但市场上林林总总的牌子太多,价格悬殊也很大,而且茶叶都是包装好的,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选择,也无法识别茶叶是否新鲜,更谈不上忠诚于某种品牌。
“企服快车面我国目前没有一家茶企的市场份额超过1%,品牌知名度普遍较低;
另企服快车面,一些传统名茶品种已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这种落差导致茶叶企业重品种轻品牌。 ”郑毅说。
世界华商茶产业联盟委员会会长韦普建在“2011世界茶产业黄山论坛”上表示,安徽作为中国茶叶出口大户,尽管名茶众多,但由于在国际市场没有知名品牌,出口的茶叶主要还是为国外知名品牌提供原料,市场竞争力较弱,风险系数也较大。 瞄准市场创新营销模式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全球有20多亿人热衷于茶饮,茶叶品牌首推英国立顿。黄山市社科联主席汪炜认为,我国是茶叶发源地,安徽又是全国产茶大省和名茶聚集地,全省7千家茶企却没有一个像“立顿”那样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叶品牌,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皖茶为何缺乏知名品牌?汪炜分析,茶叶是我省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受传统因素影响,茶叶生产历来都是“竖”着做:
企服快车面茶叶品牌多以产地和品类命名,如在六安就做六安瓜片,在黄山就做黄山毛峰;另企服快车面,绝大多数的茶企均由“懂茶”的专家管理经营,导致的结果是茶叶产品过于专业,使茶叶成为市场上最典型的“慢销”行业,消费者面对各种各样的茶叶无法区分、无所适从,更谈不上了解品牌内涵。相反,“横”着做的立顿,不仅把各个品种当成口味,而且只瞄准消费者方便、快捷、经济、卫生地喝茶的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品牌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简化选择,而专家做茶的结果,往往把消费者也当成茶叶专家,反而把茶叶这种大众产品做成了“小众”产品。立顿的成功就在于突破了茶叶传统的“慢销”模式,全面打开了“快销”通道。
黄山学院一位从事茶叶研究的老师认为,我国茶叶有国标、行标和各自的企业标准,要么太宏观,要么太微观,结合起来有难度。目前我国现行茶叶品质标准中,关于茶叶的感官品质都采用定性语言描述,消费者难以理解和应用,致使标准在交易定价中很难发挥作用,形成实施上的标准缺失情况。
专家建议,我省应加快出台相应的茶叶行业规则与标准,并充分兼顾企业和消费者认知程度。比如现在市场上特级茶、一级茶的概念泛滥,可以根据产地、采摘时间、制作工艺等要素区分等级,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依托名茶打造优势品牌
4月11日,“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揭晓,祁门县“祁门红茶”品牌总价值20.42亿元,这是祁门红茶连续三年入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也是我省唯一入选十强的茶叶品牌。
众所周知,祁门红茶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伐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茶,也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郑毅认为祁门红茶最有可能实现名茶和名牌的完美结合,应该重点扶持、优先发展。
我省已提出,要构建名牌茶发展、推介、保护和利用的运行机制,推动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四大名茶做大做强。各茶叶主产区也将结合实际,选择1-2个品质好、市场知名度高的名优茶重点培育。黄山市茶叶协会负责人认为,这为徽茶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从“产地品牌”到“产品品牌”转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省茶叶协会副会长曾胜春强调,打造徽茶品牌,关键要培育经营主体,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其营销能力和品牌意识,“品牌的形成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企业强大了,才有实力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进行品牌运作”。
专家强调,强品牌还需要在生产研发上不断推陈出新,大力开发饮品茶、保健茶、速溶茶等衍生产品的研发,并在品质上不断精益求精,把做优产品质量当作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真正锤炼成突出个性、彰显特色、引领时尚、适应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国际知名茶品牌。
针对当前品牌杂、乱、弱的局面,黄山五溪山茶叶公司董事长余小牛建议,政府要在抓好全省茶叶品牌资源的统计调查和归类整理的基础上,支持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在相应主产区域进行品牌资源整合,规范历史名茶资源的使用,变各自为战为“一个拳头出击”,不断擦亮徽茶的“金字招牌”。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