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公司申请的‘国酒茅台’商标近日通过商标局初步审查,进入公示期,三个月内如无异议即可生效。
此事一经披露立即引起网民高度关注。
不少网民认为‘国’字商标获批是利用机构为企业做宣传,有违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也有网民表示,欲拉‘国’字号大旗的茅台不如在质量上下功夫,成为国人信得过的好酒。
更多网民期待,相关部门应该对‘国’字头商标慎重审查,规范管理,维护市场环境的公平公正。
九‘死’一‘生’广遭质疑
很多网民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贵州茅台的商标注册申请历程。
网民‘夏天’表示,7月20日,茅台申请的‘国酒茅台’商标一审通过,正式进入公示期。
在三个月的公示期内如果没有异议或异议无效,茅台将转正为‘国酒’。
这是贵州茅台第十次申请该商标,此前自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贵州茅台曾9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但均未获得成功。
很多网民对‘国酒茅台’商标一审获批大呼意外,表示类似于通用性的名词不能用来注册商标,如果‘国酒’给了茅台使用,那么一些烟、茶企业是否都可以申请国烟、国茶?署名‘涔涔’的微博调侃,如若开‘国酒’商标之先河,恐怕众多中国商标都会申请改名了,到时候,‘国奶’、‘国肉’、‘国油’、‘国车’等纷至沓来,岂不泛滥成灾?
不少酒业企业也集体表示反对,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等企业纷纷认为‘国酒’商标获批将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也有许多媒体加入质疑阵营,表示‘国酒茅台’商标从被多次驳回到初审通过,一定要有合理的理由,这个理由应及时公开,方便公众监督。
有违公平涉嫌违规
‘国’字商标获批有违市场公平原则,成为众多网民质疑的焦点。
不少网民表示,‘国酒’称号具有褒奖意义,容易误导公众,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出发应严格把关。
也有网民表示,一旦‘国酒茅台’商标注册成功,势必像‘国花’‘国粹’一样被当作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但贵州茅台是一家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独占‘国’字招牌不但不公,也有夸大宣传之嫌。
也有网民将其提升到法律层面进行讨论,认为‘国酒茅台’通过商标局的初审违反了《广告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
还有网民表示,此事除涉嫌违反法规外,还可能违反工商总局出台的《含‘中国’及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审查审理标准》。
该法规明确规定,对‘国+商标指定商品名称’作为商标申请,或者商标中含有‘国+商标指定商品名称’的,以其‘构成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缺乏显著特征’和‘具有不良影响’为由,予以驳回。
网民表示‘国酒’含义宽泛,可以理解为与‘洋酒’相对的称呼,因此不应该被某一酒厂独占。
该商标获批,其实质是利用机构为企业做宣传。
网民‘土豆的春天’认为,‘国酒’一词属于公共资源,虽然一直与茅台有关联,茅台也一直这样自称,但仅是一个宣传口号,并没有商标化。
而放开‘国’字商标触及利用机构为企业做宣传的‘红线’,这对其他白酒品牌是公开的歧视。
慎重审查规范管理
不少网民表示,茅台酒从百姓曾经的‘引以为豪’,慢慢成了百姓生活中的一种‘向往’。
茅台要称‘国酒’,首先要走进老百姓生活,在提供质优价廉、高品质的产品上做文章,只有普通民众消费得起才能真正成为‘国人的酒’,否则再好也只是高高在上的品。
网民‘柏文学’认为,欲拉‘国’字号大旗的茅台不如在质量上下功夫,成为国人信得过的好酒。
质量信得过,茅台本身是金字招牌;质量不过关‘国酒’也会被市场摒弃。
也有网民认为,长期以来,茅台酒备受公务接待青睐,价格一路高涨。
给茅台贴上‘国酒’标签或对控制‘三公消费’、树立廉政政府形象构成隐性伤害。
有网民提出,几年前的‘三鹿事件’使得实施多年的食品类生产企业免检产品制度被废除,这也说明了公权力是不能给企业作担保的,应该对‘国’字头商标慎重审查,规范管理,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