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年中购物节”已经拉开序幕,仅5月24日开启预售第一天,各平台头部主播们的销售额已经超过50亿元。

随着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愈发凸显,少数的头部主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而对于头部主播之下的其他主播,流量造假就成了他们之中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某MCN(多频道网络)机构的创始人告诉红星资本局,“(流量造假)很正常,就是把数据搞好了给客户看。”红星资本局了解到,不管是哪一个平台,在灰、黑色市场上,人气等数据都被明码标价。你看到的百万人气主播,可能都是买来的。

不过,5月25日起,有着“史上最强网络直播监管”之称的新规落地。

5月25日起,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

对于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办法》提出了八条红线。其中明确规定:

不得有虚构或者篡改交易、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等数据流量造假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明确规定,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不得营销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商品。中国电子商会社交新零售专委会副会长冯凌凛对红星资本局表示:“随着监管加强,直播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肯定会慢慢减少。”

站上风口的直播带货,在经历高速、野蛮生长之后,面对最严监管,将会更加规范和成熟。

【来源:成都商报】

本文仅摘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