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同类公司的上市过程,京东用了10年,唯品会用了8年,淘宝用了5年,拼多多仅用了2年又3个月。
具体来看拼多多的上市历程,2018年6月,拼多多向SEC递交招股书,准备通过IPO募集最多10亿美元。
2018年7月17日,拼多多(PDD)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了更新后的IPO招股书,将拟最高融资额从10亿美元提升到18.7亿美元。
根据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拼多多已将申请挂牌的交易所设定为纳斯达克,同时计划以每股16美元至19美元的价格IPO发行856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代表3.424亿股A类普通股。
2018年7月23日,拼多多再次更新招股书,招股书显示:拼多多最多可募集22.44亿美元(行使超额配售权)。
招股书显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间,拼多多GMV达2621亿元,活跃买家数达3.44亿。
作为一个创新和快速发展的新电商平台,拿出这份成绩单,标志着公司已经具备很大的规模。
不过,拼多多在上市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处理。
7月19日,一家在北京的尿布生产商“爸爸的选择”,将“拼多多”告上纽约南区联邦法院,指它在明知第三方商家假冒或未经授权“爸爸的选择”品牌的情况下,仍允许这样的商品在其网上销售。
星期五,纽约南区联邦法院指定助理法官斯图尔特·亚伦(Stewart D.Aaron) 负责此案,同一天法院签署了向“拼多多”等7家被告发出的电子传票。
“爸爸的选择”是一家婴儿保健商品研发和生产商,根据它自己的介绍,该公司在北京、日本神户有两个研发中心,在山东有生产基地,员工近千人,在中国200多个城市的12000多家商店销售它的尿布商品。
“爸爸的选择”的起诉书说,去年曾多次正式通知“拼多多”,第三方卖家在它的平台上销售假冒或未经授权其品牌的商品,虽然“拼多多”作出回应,下架了这样的商品,但不久又出现了。
而今年“爸爸的选择”再通知“拼多多”,后者却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起诉书说,“爸爸的选择”之所以在纽约提起诉讼,是因为美国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拼多多”商务平台,购买到这些商品,而“爸爸的选择”为了在美国打开市场,在市场营销和产品测试等方面有大量投资。
另外,有美国财经媒体评论,认为创建仅3年的“拼多多”急着在纽约上市有某种投机心理。
福布斯杂志说,“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它的招股说明书表明,该公司对市场营销和获取客户作了更多投资,但其增长速度已经放缓。
该评论认为“拼多多”试图在增长放缓和收购成本进一步加剧前,确保自己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该评论认为,象拼多多这样的中国商务公司能够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是因为西方媒体对它没有多少报道,因此投资人并不了解它销售假冒产品等问题,从而使得西方投资者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