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洋河”,你首先想到的是地名,还是著名白酒?最近,就有那么一家企业,因为“洋河”两个字被告上了法庭,其中提到了一点就是“洋河”是地名还是商标?
我们所知的洋河镇位于江苏省,从唐宋开始这里就成为了著名的酿酒之地,因产出了一款著名的白酒“洋河酒”,被众人所熟知。
同时,洋河不仅是地名,还是生产洋河酒的中国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商标,因和地名重名,这个注册了的“洋河”商标,引起了许多纠纷。
今年上海市某酒类经营部,因为一瓶印有“洋河”字样的白酒,被苏酒公司告上了法庭。
2017年7月,苏酒公司发现某酒类经营部未经许可,在其经营所内销售一款包装上印有“江苏洋河”、“酒都洋河”的蓝色贵宾酒。
苏酒公司认为,某酒类经营部的行为侵害了涉案商标专用权,于是将这家酒类经营所告上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请求判令某酒类经营部立即停止侵权,赔偿其经济损失4万元及合理开支4000元。
“洋河”应该被视为地名还是商标?
某酒类经营所表示,自己售卖的白酒外包装明确标注了“苏庆”、“K8”已足以区分商品来源,为什么还会被起诉侵权?
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洋河”商标在酒类商品上知名度较高,被诉侵权商品在外包装及瓶体多处使用了不同于包装底色、较为醒目、易于识别的颜色标注出“江苏洋河”、“酒都洋河”文字。
“洋河”二字客观上起到了指示商品来源的作用,其行为已构成商标性使用。
对于法院判决,某酒类经营部表示,被诉侵权的商品标注的“洋河”是表示产地,而非商标意义上的使用。
一审法院认为,在权利商标已属知名的情况下,若欲明确商品的产出地域,应作必要避让,即便采取简化方式,亦可表述为“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甚至“洋河镇”。而被诉侵权商品偏偏选择将其简化为与他人权利商标一致的“洋河”并标注于酒类商品上,致使产地一说实难成立。
综上,一审法院判决:某酒类经营部实施的销售行为已构成侵权,判令停止销售侵权涉案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并赔偿苏酒公司经济损失1.1万元及合理开支3500元。
自己只售一瓶酒就要赔偿一万元?某酒类经营部不服,于是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起上诉。
“洋河”商标侵权案落幕 二审未能翻转
二审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审理认为,诉侵白酒外包装及瓶体上多处印有“江苏洋河”、“酒都洋河”等字样,且在标注的生产企业名称中使用与涉案商标基本相同的字体方式,突出显示“洋河”二字,足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判断,故一审判断并无不当。
法院还查明,被诉侵权白酒上显示的“苏庆”、“K8”、“蓝色贵宾”三个标识之商标申请人不是同一主体。除“苏庆”外,均非已注册商标,且无证据表明外包装上显示的生产商“江苏洋河酒业有限公司”与该标识有关。
且“江苏洋河酒业有限公司”已于2014年5月注销,被诉侵权白酒系于2017年7月通过公证保方式取得,上诉情形足以表明公证保的白酒明显属于侵权商品。
作为从事酒类批发零售业务的上诉人,其应该有能力对此作出相应判断,但其依然对外出售了构成商标侵权的商品,又未举证证明其销售的商品具有合法来源以及仅销售了一瓶的主张。据此,二审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地名原不能作为商标使用,根据《商标法》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洋河”商标于1985年注册,当时《商标法》并未出台相关规定,所以“洋河”商标能够维持注册。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