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迅农科”)公布了招股书,公司本次公开发行不超过2500万股,拟募集资金3.63亿元。其数量庞大的注册商标惊呆了小伙伴们,此外,公司高企的存货余额等问题也遭至媒体质疑。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中迅农科,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注册商标多达780个 数量多于产品
资料显示,中迅农科设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人民币7500万元,公司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仲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一家专注于农药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为农户提供专业植保技术服务的农化科技企业。
公司方称,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三证”齐全产品数230个,已取得专利49项(其中48项发明专利),登记注册780个商标,其中“中迅”、“科利隆”、“海特农化”等品牌意在全国范围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此前《法治周末》的报道指出,拥有780个注册商标,这在已上市农药公司中绝无仅有,其他上市公司也几乎无人能望其项背。据了解,中迅农科目前的销售人员仅为634人,比它们的商标数还要少。
招股书称,在公司的品牌运作过程中,从单品牌、双品牌发展到多品牌运作,公司因品牌延伸、分化所带来的收益逐年增加。公司业绩拉动模式主要为老品牌保持规模并适当增长,新增品牌迅速发展,带来整体销售规模的增长。
不过,公司的这种做法并非是长久之计。公司坦言,从2011年起,这一模式开始遇到瓶颈,品牌分化价值已达到了临界值,继续分化品牌已难以获取较大的收益。报告期公司农药制剂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放缓,2012年较2011年增长10.89%,2013年较2012年增长8.83%。
财务数据暗藏风险 存货高企
除上述问题,中迅农科在财务上的隐藏风险也不可小觑。
招股书显示,2011年至201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461.38万元、48882.51万元和56051.63万元,呈稳步上升态势。
不过,与此同时,公司的存货余额也在不断攀升。2011年末、2012年末和2013年末,公司存货余额分别为16514.24万元、17852.46万元和20819.46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7.92%、37.33%和37.84%。
对此,公司也直言道,如果由于市场变化、保存不当、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公司存货发生损毁或减值,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8539.47万元、7102.91万元和8392.97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9.61%、14.85%和15.26%。
公司称,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持续扩大及未来对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公司合作的经销商数量更多,范围更广,应收账款及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将可能有所增长。应收账款的增长将可能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金额上涨,从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