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共享领域的不少产品遭遇了寒流,由于押金、融资、场景、服务或管理等问题的牵扯,不少垂直共享产业相继陷入焦灼。
不过,共享充电宝这个垂直共享产业却持续在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布点,入驻场景越来越多,一二三四线城市均随处可见。
但这并非产业生态的全部。
记者从业内获悉,与诸多共享场景一样,共享充电宝各大平台之间也在遭遇跌宕起伏,行业洗牌在持续演进。
其中,前期的加速攻城掠地正在面临专利技术、管理能力等在内的综合实力的掣肘,而后者被视为平台持久稳健发展的核心力量。
业内判断,在以专利之争为代表的核心竞争力重构之下,各大平台或进入新的涤荡季,共享充电宝整个产业生态也有望迎来新格局。
专利之争
近来,共享充电宝平台针对产品和技术的专利之争愈演愈烈,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来电、街电两大头部平台的专利纷争。
记者最新获得的几份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显示,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诉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一案,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均败诉,被判停止使用、制造相关侵权产品,并赔偿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合计200万元经济损失。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同样也判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停止制造、使用侵害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并赔偿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合计3000万元经济损失。
来电街电之争,并非共享充电宝产业首场专利诉讼。
早在2016年,来电就以侵犯其3件实用新型专利权为由将云充吧告上法庭。
此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来电科技胜诉,要求云充吧立即停止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等侵犯来电科技专利权的行为,并赔偿来电科技人民币60万元。
对于所涉多场专利诉讼事件,来电负责人肖风池介绍,从2015年起,来电开始注册共享充电宝相关专利,目前累计申请近160项。
“在过去的几年中,来电虽然在专利权诉讼中多次胜诉,但并非来电的初心。
我们希望同行业的从业者都能尊重知识产权,共同努力,让共享充电宝能更好服务于社会和用户。”
但也有迹象表明,针对专利的诉讼更像一场马拉松。
北京金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金虎律师对e公司记者介绍,在来电科技起诉街电侵权获胜后,北京西站为代表的场所并没有停止摆放街电侵权产品,因此,专利之争并没有因为发院终审判决而结束。
周金虎说:“根据相关规定,商场、车站等为侵权产品提供摆放场所、电源等产品运营必要条件,且明知该产品为侵权产品的情况下,同样属于侵权行为。
基于此,我们已经向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出律师函,随后北京京铁商业服务有限公司2019年1月18日也给我们复函:
已经要求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三日内全部撤离租赁场地,恢复原貌,否则我公司自行清场。但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为止西客站候车室仍然摆放街电侵权产品并没有真正撤场。
此案我们已经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业内认为分析认为,从全产业来看,商场、餐馆、机场、车站、医院等都是共享充电宝铺设最为密集的应用场景;从营收情况来看,酒吧、KTV中的产品使用频次最高。
不过,由于此前不少头部玩家抓紧时间在各大场景布局,并非所有场景方都愿意撤出,尤其随着场景争夺战的日趋激烈,退出单一场景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进而对平台扩张带来连环压力。
产业重构
共享充电宝平台近年来跑马圈地的支撑力量之一,来自于资本推动。
2017年7月,智能共享充电公司怪兽充电宣布获得高瓴资本,清流资本、蓝弛创投、顺为资本等机构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根据公开统计信息,最疯狂的时候,曾经在40天内有12亿资本入局共享充电宝产业。
资本的高密度入局,来自于产业规模的良好预期。
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共享充电宝的市场规模为0.9亿元,随着铺设密度的持续增加,预计2020市场份额达到3.3亿。
不过这场资本盛宴很快遇冷。
2018年起,资本却纷纷掉头而去,尤其随着在共享经济业态几乎都出现了滑铁卢似的断崖式下滑,共享充电宝产业洗牌也成为常态。
天眼查数据显示,街电、来电、小电等企业的最后一笔融资都停滞在了2018年上半年。
但从企业运营情况来看,市场扩张目前仍在进行,很多企业都实现了盈亏平衡,还有了较为稳定的盈余。
随着产业涤荡季的启幕,目前的市场主体,主要包括街电、来电、小电、怪兽充电平台“四分天下”。
本轮专利之争又在对产业生态带来新的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虽然已经经历了法院判决,但共享充电宝之间的专利之争,还远未结束。
“目前来看,共享充电宝企业间的专利之争仍在进行,是否会影响行业格局也有待观察。
但对于2019年的行业发展,品牌之间正在商讨,争取达成共识,共享充电宝行业或将步入新的竞争阶段。
其中,2019年大概率会有一定的合并和整合,然后市场可能会更加地聚焦到头部。”
在竞争生态重构的过程中,共享充电宝未来的盈利模式也有望趋于完善。
来电负责人介绍,目前来讲,充电宝企业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充电租金收入,二是广告收入。
相比于目前大部分收入还是来自于租金而言,长期来看广告的想象空间必然更大。
实际上,除了专利之争外,共享充电宝产业还有不少痛点有待解决。
例如,类似共享单车给很多人带来震撼的“单车坟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废旧品如何回收处理,又会流入什么样的渠道,目前仍然待解。
如何提早预防共享充电宝行业融资“退烧”进入产业新常态后的“后遗症”,依然是摆在企业、市场和监管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摘抄金融界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