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数据充分证明,我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能力日益增强。”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毕囡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近年来不仅华为、中兴通讯、京东方等“大牌”企业利用专利优势不断将产品销往全球,像欧珀、大疆等业界新锐也在通过积极创新,手握专利宝剑闯荡国际市场。
作为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第八的企业,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也是唯一一家专利授权量最多的手机终端公司,共授权1222件专利,而相较于2016年,OPPO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42.3%。这张骄人的专利成绩单背后,是坚持自主创新迸发出的内生动力。
OPPO独立自主研发的VOOC闪充技术,将最快充电速度提升了4倍以上,申请了18项专利;微电机多轴防抖技术、激光对焦技术、旋转摄像头技术等拍照技术的突破,让OPPO在该领域形成了一系列高价值专利包。与此同时,这些核心专业技术的海外布局,也加速了OPPO的全球化进程,据悉,OPPO在美国、印度等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专利申请,并在欧美、日本、亚洲等地成立了六大研发中心。
除了自主创新,OPPO也积极与行业伙伴展开合作,共同解决专利问题。早在2016年,OPPO就与高通达成了3G和4G中国专利许可协议。根据相关条款,OPPO获得了开发、制造和销售3G(WCDMA及CDMA2000)和4G LTE(包括“三模” GSM、TD-SCDMA和LTE-TDD)终端的付费专利许可,构建起双赢的合作关系。
过去的一年里,OPPO在海外市场捷报频传。在巴基斯坦,7月最畅销的前五个机型中,OPPO独占三席;在印度,2017年第二季度,OPPO凭借着24.2%的市场份额成为15000至30000卢比价位最畅销机型。正是练就了一身专利布局“金钟罩’”、“铁布衫”的硬功夫,OPPO在通往国际市场的道路上才没有被专利门槛的拦路虎吓跑。
“专利是国际创新市场的通货,没有足够的通货储备,企业根本无法登上世界贸易舞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刘海波认为,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去、站稳脚、打胜仗,专业性地利用PCT制度,战略性地进行专利布局,是一门必须修好的专业课。
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苏平也表示,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国门,专利一定要先行。只有在法律上先确权,产品才能够顺利销售到彼岸。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其产品所涉及的技术和专利在目标国的情况,采取相应的专利战略,不打无准备的“专利仗”。
另外,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加快落地,也体现了专利布局对于企业“走出去”保驾企服快车的支撑作用。“2017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专利申请公开量为5,608件,同比增长16.0%。” 毕囡介绍说,其中,在印度专利申请公开量为2,724件,在俄罗斯专利申请公开量为1,354件,在新加坡专利申请公开量为643件。
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东风,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于2017年4月向阿根廷和肯尼亚出口近百台内燃机车。“这批出口机车包括货运、客运和调车、内燃机车3种车型,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机车总体设计师齐志刚说,公司根据两国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进,构建了一系列专利包。“专利公开的意义还在于,在出口产品的同时输出了技术创新,实现了产品价值的最大化。”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唐恒说。
“得益于专利布局,我们已经将机车成功出口到澳洲、中东、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超过200台。”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市场部副部长张艳飞说。
刘海波认为,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专利申请力度,提前谋篇布局,既有利于我国企业构筑相应的竞争优势高地,也有利于我国和沿线国家、地区开展多向、双向的技术转移业务。
(责编:闫伟奇)
来源搜狐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