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格列美脲片,一个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Ⅱ),去年一年就给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康刻尔制药”)创造了5亿元销售额,占公司年销售总额的比例超过80%。
这两项治疗糖尿病的产品,让康刻尔制药赚得盆满钵满。4月20日,在2017年重庆市知识产权宣传周的活动中,康刻尔制药董事长陈用芳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产品的背后,都有核心专利技术作支撑,这是真正的市场竞争力所在。
改变制备工艺,获7项专利授权
成立于1999年的康刻尔制药,在2007年以前都处于亏损状态,效益最差时年亏损两三千万元。“原来就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一项专利都没有,就只知道拿着产品瞎卖。”陈用芳坦言。
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那些在市场上卖得红火的产品,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于是,从2007年下半年起,康刻尔制药逐渐开始重视创新,加大了研发力度。正因如此,2009年,企业就实现了全面扭亏为盈。
“那时我们申请了几项专利,但缺乏核心专利。所以,尽管盈利了,专利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她说。
真正发生显著改变,是在2012年以后。格列美脲片本是国际医药巨头赛诺菲的原研药,康刻尔制药在1999年创立之初,就拿到了国内首仿权(首先研究申报国外已上市而在国内未上市药品的权利)。2009年,为了提升格列美脲片的品质,又对其展开了深度研发。
“与赛诺菲采用核心顺式控制工艺不同,我们采用了核心反式控制工艺,这带来的好处是,药物纯度更高,注册标准超过了欧美药典标准。”陈用芳介绍,围绕格列美脲片的相关技术,他们已获得7项专利授权,其中一项为发明专利。这一新产品自2012年上市以来,每年销量增长40%以上,去年单品销售额超过了3亿元。
国内独家品种,年销售额增速逾100%
在开发格列美脲片的同时,康刻尔制药还把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Ⅱ)的制备工艺技术作为研究重点,研发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唯一一个采用渗透泵控释技术制备的新一代缓释片,成为国内独家品种,目前已获得3项专利授权,其中一项为发明专利。
据介绍,该产品从2014年上市以来,每年销售额增速都超过100%,去年单品销售额已达到2亿元。
“美国医药公司有一同类产品,长期以来占据了中国市场85%的份额。但近两年来,我们的产品在重庆市场已经逐步替代了美国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0%。”陈用芳说。
尝到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甜头,如今,康刻尔对创新更加重视,将年销售收入的5%用于研发,现有的28个产品品种中,有专利保护的超过八成,累计申请专利68项。
据介绍,借助我市打造的“专利云”服务平台,康刻尔还将充分利用专利大数据进行研发导航,加快产品开发进度和专利布局速度。
来源新浪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