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存量已经突破千万了,每年还在百万级的增长。这必然导致大量的商标闲置,造成商标闲置的原因是什么呢?
商标投资是其中的罪魁祸首吗?闲置量到底有多少呢?怎么盘活这些闲置的商标资源呢?
1.正常的企业消亡。
据统计,我国每年歇业、倒闭的企业平均多达100万户,按每户企业平均拥有商标0.5件测算,则每年约有50万件商标面临被继受或转让。
假如这些商标最终无人继承和转让,那么这50万件商标将成为闲置的无主商标,假设每年有一半这样的商标无人继受,这个数量为每年25万件。
2.企业以防御、储备等目的注册的商标。
粗略查询一下比如阿里巴巴集团,注册的商标数量超过12000件,腾讯科技约15000件商标,百度约3000件商标,伊利集团约5000件商标,京东约5000件商标,网易公司约3000件商标,湖南中烟约3000件商标,格力集团约4000件商标。
还有诸如蒙牛、中国电信等诸多中国500强企业,以及境外知名企业如松下电器、丰田汽车、强生、雀巢、宝洁、联合利华、迪士尼等等在中国注册的商标数量都是数千乃至上万件。
世界500强中的境外企业以及中国100强企业,这些企业挑出100家,他们在中国注册的商标数量平均每家算3000件,这个数量就是30万件,实际所有出于防御和储备为目的的申请商标注册的数量远不止这些,而应该是30万的件数倍。这也是商标闲置的重要原因之一。
3.以商标投资为目的注册的商标。
商标法的修改放宽了注册条件,加快了商标审查速度,降低了申请费用,为囤积和投资提供了方便和条件,从而导致大量的商标投资人以投资为目的注册了大量商标待价而沽。
从已知的各个商标转让平台数据来看,这个量并不是很大,可能还没有企业正常消亡造成的商标闲置数量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商标闲置率已从10年前的不足5%上升至30%以上,这意味着全国闲置的有效商标已经超过300万件。
透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商标投资并不是造成商标闲置的罪魁祸首,商标投资的存在有其合理合法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么多的商标闲置,怎么消化和盘活呢?
看看官方的看法:
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市商标协会副会长邢冬生建议应当对闲置商标进行全面清理,并进行公告,将无主商标收归国家继受并依法处置。
对于处置方式,他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设立独立的第三方商标交易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建立“商标公共池”,将无主商标放在一个统一平台中向社会公开。
而对于长期不使用的商标,虽然长期闲置,但仍然存在权利主体,不宜按照“无主”进行处理。他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定期验视,督促使用,对于长期不使用的商标依法予以撤销。其次,建立闲置商标交易公共服务平台,为闲置的有主商标提供流转服务。
对于商标闲置问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变更续展处调研员付勇军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除了以商标出资、对外许可使用、出售等方式,付勇军认为商标质押融资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假如官方能够推出闲置商标转让交易平台,那么无疑将会对闲置商标的处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能更好的为商标交易背书,同时提供企业商标购买意识,当商标申请量逐年提高时,汉字组合也将面临枯竭,购买一个商标将会是企业最佳的选择。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