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为自己的原创作品登记版权,现在更加方便了。11月25日,安徽省全新版权登记服务系统——“安徽版权在线”正式开通并上线运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了解到,新平台将极大提高版权登记服务的效率,也为安徽文化产权交易高质量发展打开新路径。
新平台提高登记服务效率
一直以来,安徽的版权登记存在内容版权与存证专业化手段不足的矛盾,而旧版登记系统操作繁琐,耗时耗力,确权速度慢,监测能力差,交易能力不够,给版权登记和保护带来很多障碍。
安徽省版权交易中心暨安徽文化产权交易所着手研发了高科技新平台,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指纹识别技术,实现对数字版权进行24小时存证。从作品名称、样本、作者、著作权人等多维度进行线上申请,审核存证、作品权属清晰。同时提供登记、确权、颁证电子一体化流程服务。
据介绍,“安徽版权在线”上线后,版权登记可以线上申请,无需纸质材料,可实现一键式上传,后台批量审核,快速生成著作权证书,简捷高效。
同时,新平台还开发了微信小程序,方便权利人随时随地,快速登记存证。
值得一提的是,新平台还开辟了中小微企业“徽风皖韵”服务专区,为全省中小微企业文创产品、存证运营保护提供公益帮助。所有经营及注册在皖中小微企业,均可通过该平台享受版权区块链免费存证保护、全网免费侵权监测、免费发函维权,并得到诉讼维权、定期监测维护等增值服务。
技术创新支撑全新发展
文化产权交易所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省版权交易中心)成立时,隶属于合肥市。2021年1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安徽文交所通过增资扩股,正式由市级平台上升到省级平台。
升级后的安徽文交所开始探索全新的发展之路。增资扩股完成后,安徽文交所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实际,迅速确定文化产权交易及招标采购、文化版权交易、文化产品销售与服务、数据资产与金融服务四大业务板块。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对现有各板块技术平台进行升级,给予业务发展强有力支撑。今年3月完成了电子交易平台的上线,月完成产权系统升级改造,为全省各级文化企事业及文化行业相关单位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进场服务,半年内完成进场项目14个,实现交易额4.3亿元,有效规范了我省文化市场秩序,助力文化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特别是刚刚上线的“安徽版权在线”平台,今年预计完成版权登记作品17万件,同比增长112%,进入国家版权登记第企服快车阵。
同时,探索版权登记向版权贸易拓展路径,建设“长三角数字版权服务平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版权授权交易,服务实体经济,助推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交易。
文化大数据激发新业态
为了提高银企对接质效,安徽文交所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联合金融机构提供评估、担保、质押、典当等多样化服务。
据介绍,安徽文交所专门成立了金融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安徽“文创板”,打造安徽文化的“上交所”,帮助文化企业挂牌交易、实现价值,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另外,由安徽文交所建设的文化产品线上销售平台“皖字号”小程序,在2021年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上正式亮相,为我省重点文化企业及产品提供展览、展示、销售及作品登记存证。目前,已有500余件产品入驻,涵盖文博文创、文房四宝、徽州三雕、铁画铜艺、剪纸柳编等独具安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工艺美术精品和非遗传承创新作品,促成交易119笔。
除了打造全新品牌,安徽文交所还在不断探索中激发新业态。记者了解到,安徽文交所将牵头建设我省文化大数据中心,构建省内文化大数据库。通过投资建设文化数字化生产线,加快文化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分析、发掘、可视化、标准化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数据确权、交易、结算和支付,打造面向“文化+”各领域的数据交易和转换平台。(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内容: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