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案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口罩等抗疫物资紧缺,市场需求量剧增,深圳市某大药房公司法定代表人、运营总监郭某清、黄某鑫看到商机,以每个0.15元的进货价,从山东购买共计32万个“飘安”牌口罩。
购买时,未提供这批口罩的医疗器械生产注册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等,郭某清亦知道口罩质量不过关。
口罩分两批运抵深圳后,郭某清、黄某鑫未核实口罩的产地来源和相关证件,且已经发现存在质量问题,仍将大部分转售给深圳当地几个药店,一部分用于公司旗下的药店售卖,定价人民币38元每包(每包20个),剩余部分则零星售卖或赠送他人。
销售当天,有顾客反映口罩非常薄、质量很差,并要求退货,药店店员及时将情况反馈给郭某清、黄某鑫,二人仍将每包口罩降价至22元后继续销售,并对外声称该批口罩为合格医用外科口罩。
2月5日,接到群众报案后,公安机关查获了部分假冒“飘安”牌口罩,并将郭某清、黄某鑫抓获归案。
经鉴定和查实,上述口罩为假冒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已售金额共计人民币14万余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郭某清、黄某鑫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飘安文字及图”的商品,金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根据两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
该案是一起具有特殊性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刑事犯罪,涉案商标“飘安文字及图”核定使用商品类型为第10类,包括医务人员用面罩、口罩、无菌罩布(外科用)等医用产品,涉及人身安全,其生产、销售均需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核与质量检验。
因此,该类商标不仅关联着特定企业与品牌的商誉,更是生产资质的保证。
被告人郭某清、黄某鑫系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二类)等资格的正规医药产品销售店铺经营者和管理者,熟悉医药产品销售规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两被告人不经正规渠道购入涉案口罩,不审核产品资质,在明知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情况下,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口罩共计人民币14万余元,数额较大,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其行为已触犯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