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叫停了地方政府商标评选认定。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指出,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发挥企业作为商标品牌建设的主体作用,是市场和消费者成为品牌价值的最终裁判者。
“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还有“免检产品”“品牌产品”等,这些由政府各个部门主持的品牌评选认定,一度让人眼花缭乱。客观而论,其中不乏良好的用意:
企服快车面鼓励企业争先创优,树立品牌意识;另企服快车面引导消费者,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起步阶段,这种评定也发挥过积极作用,可以算做一种有益的尝试。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官方的品牌评定越来越凸显出弊端:其一,评定的公平公正难以保证的,但静态的评定无法跟上动态的产品品质;其三,这种这种评定相当于政府为企业背书,一旦相关品牌出现的问题,势必连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其四,这种评定让相关品牌获得巨大竞争优势,对于其他品牌则构成了不公平竞争。
正是鉴于这些问题,近十年来,官方的品牌评选呈缩减之势: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废止了《产品免于 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免检产品”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同年国家质检总局宣布不再办理“名牌产品”评选活动,已经评出的名牌标志于2012年前陆续被禁用;
2013年修改的商标法禁止生产者、经营者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包装,亦不得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
“免检产品”“名牌产品”已成历史名词,“驰名商标”也被禁止使用,在此背景下,由省级工商部门认定的“著名商标”,以及由地级市工商部门认定的“知名商标”,显然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叫停“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评定,既是应然之举,也是必然之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凡是市场能够自行调节的,有形之手就要退出。一种商标是否驰名或著名知名,一种产品的质量是否可靠,应该由市场竞争说了算,每个消费者心中都有一杆秤,市场和消费者的评价才是最客观的终极评价,政府部门没必要过多操心。行政力量的退出,反倒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维护市场公平,让商品通过激烈的竞争赢得市场、优胜劣汰,进而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浦江潮)
新闻来源:中国商报
信息整理编辑:水色咖啡
原标题:市场才是企业品牌价值的裁判者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